此國皇室不是中國人,但國王必須有中國名用中國姓,否則就當不了國王

John| 2017-07-29| 檢舉

此國皇室不是中國人,但國王必須有中國名用中國姓,否則就當不了國王

 

 

現在世界上保持君主制的國家並不是很多,在亞洲地區君主制度的國家主要是在東亞、

東南亞一帶,如日本、汶萊、柬埔寨等國家,都有國王和王室,而且國王還擁有巨大的權力。

而一般來說,國家的國王都是本國人,或者至少是本民族,也有屬於國王的本民族名字。

但是,下面這個亞洲國家,國王雖不是中國人,但是必須要有中國的姓氏和名字,而且沒有還當不了國王。

 

這個事情還要從從清朝時期說起,當時一位廣東的鄭姓漁民因為活不下去,跑到了東南亞的暹羅討生活。

因為讀了點書,很快在當地站穩腳跟,而且這個鄭姓的漁民生了一個十分驍勇善戰的兒子鄭信。

在當時緬甸王朝入侵暹羅,幾乎占領全境,而鄭信乘勢起兵,趕走了緬甸人,建立了自己的王朝。

 

暹羅後世歷史將其稱為鄭信大帝,而鄭信在暹羅做國王后,就遣使向大清乾隆皇帝稱臣,冊封。

乾隆一看是中國人做了暹羅自然很高興,因此直接給了鄭信冊封,接納其為藩屬國。

但是好景不長,鄭信大帝在暹羅做了15年國王后,國內再次發生了叛亂,鄭信的好兄弟暹羅人通欒發動政變,將鄭信囚禁並秘密處死。

 

自己做了國王,後世稱為拉瑪一世。但是這個事情乾隆並不知道,而按照當時藩屬國的規矩,

換了皇帝要講清楚原因,並且要得到大清皇帝的冊封,否則就是政變了也當不了皇帝,就像朱棣派兵推翻越南篡位的胡氏一樣。

乾隆要是不承認你,分分鐘就能滅掉暹羅。

 

因此拉瑪一世很是害怕,知道自己不可能得到乾隆的冊封,因為自己不是中國人。

而此時暹羅的一位大臣出了個主意,為何不以鄭信兒子的身份上書冊封,這樣不是順利成章麼?

於是拉瑪一世採用這個計劃,上書乾隆稱自己是鄭華,是鄭信的兒子,國內發生了政變,鄭信被殺,自己繼承王位。

 

乾隆一看是鄭信的兒子,果然直接就准了。此後暹羅的國王一出生就會有一個中國名字,

登基之後就要上報清朝冊封,直到現在依然如此。如之前去世的泰國國王拉瑪九世蒲美蓬,

中文名字叫鄭固,現在的拉瑪十世中文名字叫做鄭冕。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58416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