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美國都致力於建立完美的反導「保護傘」,從蘇聯時期至今,已經花費了30年時間,總共耗資上千億美元。
就在2017年5月31日,美國宣布成功攔截模擬洲際飛彈,這可把美國人高興壞了。要知道,在之前的幾次試驗中,都是無一例外的全部失敗。
但是,五角大樓認為,僅僅只是GMD(美軍陸基中段反導系統)最少需要耗費400億美元,在前4次試驗中,有3次失敗,失敗率為75%,很明顯,這個分數不及格!
其實,並不是美國的反導系統不行,而是攔截洲際飛彈實在是太難了。曾經有人非常形象的表示,攔截洲際彈道飛彈就像「子彈打子彈」。
可實際上,洲際飛彈的速度可以達到22馬赫,比子彈快了十倍不止,並且,在飛彈與目標交匯時,速度更是高達30-40馬赫,成功攔截簡直難如登天。
並且,美國的陸基攔截彈(GBI)到目前為止只有36枚,預計在今年年底還會增加8枚,不過總體上講數量還是不夠。
按照標準的攔截作業:面對一個來襲目標,射擊2發-觀察-再次射擊。
由於單發無法達到100%毀傷,為保險起見,必須2枚齊射。攔截過後對毀傷進行評估,如果目標沒有摧毀,那就再發射2枚。
這樣算下來,44枚GBI全部發射出去,能夠攔截20個目標就已經相當給力了。
注意,這裡的目標並不一定指ICBM(長程彈道飛彈,射程在8000公里以上),也可能是分飛彈頭。
以中國最新的「東風-41」飛彈為例,最多可搭載10枚20萬噸的核彈頭,那麼GBI最多也就只能攔截2枚「東風-41」!
如果「東風-41」攜帶的是一枚真實核彈頭和九枚假彈頭,估計不僅會讓美國人懷疑人生,連五角大樓都會徹底崩潰。
並且,大家還別忘了中國的高超音速武器,以「DF-ZF」為例,它具備以下三個特點:
一、威力大,超高音速武器攜帶的彈藥,在以末端10馬赫以上的速度撞擊地面後,產生的威力將成倍增長;
二、速度快,5馬赫以上足以突破目前世界上的所有防禦,而且還難以探測和鎖定,可一小時實現全球精準打擊;
三、機動性強,在滑翔、彈跳的過程中,超高音速武器具備超強的機動變軌能力,可以更好的躲避敵方攔截飛彈。
對此,為了避免受到威脅,五角大樓多次「提醒」中國,提高軍事武器研發的「透明度」,有時候還直接向中國喊話,「不允許動用高超音速武器」!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還記得在前些日子,街上的一位老太太在聽到「美軍艦進入南海」的消息後,非常氣憤的說「祖國有14億人口,每個人10塊錢,就是140億,先打10塊錢的;如果不夠,那就每個人100塊錢,打它!」
是誰給了我們尊嚴,又是誰給了我們最強的話語權?是老一輩科學家的夢想和新一代創造者的希望,是千千萬萬的科學家、工程師、普通工人。
正是因為他們戰時拋頭顱、灑熱血,和平時期奮鬥在軍工研究的一線,才有了我們如今靜好歲月的生活,此生不悔入華夏,來世還做種花家!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561378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