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大女生章瑩穎美國遇害,五大原因令人細思恐極

到美國訪學的北大女研究生章瑩穎失聯十幾天,她的安危牽動了全球華人的心。最後確定章瑩穎已經遇害,兇手被鎖定,一切只待走法律流程。但這事罕見集中了幾個讓人細思恐極的細節。也許,正是這件事不斷發酵的原因。

 

首先,從執法部門到媒體,都已經知道兇手是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的物理系在讀博士生克里斯滕森,然而~至今沒有找到章瑩穎的屍體。

遇害的章瑩穎

活要見人,死要見屍。見不到屍體的一個原因,或是人已遇難,而屍體不存在了。具體是什麼原因,也許警方已經猜到,但在沒有找到鐵證前,無法公布。

或者另一個可能的原因是:受害者的遺體,已以一種極端變態的方式被銷毀。而這種方式,可能是匪夷所思,也可能是極其殘忍的,超出了大眾的心理接受程度。公開發布相關細節,更可能會引起極少數極端者的效仿。

其次,是兇殺案的隨機性。網上有一百種教你迴避危險的辦法,比如,避開犯罪率高的區域;比如不要深夜外出。

章瑩穎中午行走在學校附近,她向來也是謹慎的女生,如果不是遇到同校的師兄,依她的性格,應該不會上陌生人的車。如果不是要遲到了,如果不是碰巧錯過了要搭的公交車,如果不是恰好那時候兇手在附近,如果……不是有那麼多恰巧,章瑩穎都可以逃過這個劫難。正是每個恰巧,共同鋪就了她走向死亡的路。

第三個細思恐極,兇手的高智商。從公布的消息來看,死者和兇手之前並不認識,無仇無怨。殺人既有冷血的隨意性,也有高智商反偵破的能力,包括事先在網上出於興趣,作過相關的研究,事後清理副駕駛座等各種消滅痕跡的行為,到死者追悼會上若無其事的露臉,在自己車輛被發現後又巧妙用藉口脫身……

兇手基斯騰森

據說兇手對綁架控制和「臣服」感興趣。這種對於「臣服」的追求,如果被高智商罪犯當成一門學問,簡直令人不寒而慄。很難想像章瑩穎在生前最後時刻,經受過怎樣殘酷的身心折磨。

第四個細思恐極,是身邊每個人都可能是殺手。我們都在窮盡力量,沿著財富和知識的社會等級向上爬,不僅為了更體面和富裕的生活,也為了遠離社會底層,過上更安全的生活。然而,兇手是白人,物理學博士,還是學校的優秀助教,代表著主流社會的精英分子。

第五個細思恐極,是人生的困境。章瑩穎才到美國不久,人生地不熟。她是在找租房的路上遇到意外,也是基於經濟考量,想從租金七百美元的公寓,換到四百美元的住處。我們大多數人,都不算是財務完全自由,有受制於預算和現實的平衡考量。這種人生不得不面對的困境,居然把人推向死亡。

(示意圖)人生困境無處不在

章瑩穎的遇害,衝擊了全世界大多數人的安全感底線。所以~

一旦發現失聯的親友或者陌生人,我們要儘可能發動所有的力量去尋找。新加坡眼以往也有報道類似的群發性尋找失聯人口,大多數被證明只是虛驚一場,雖然也有像崔雅潔這樣的不幸後果。

哪怕只是萬一,一旦發現有人失聯,我們還是要保持足夠的警覺。越早發現,越容易控制事端,至少更容易偵破。

不但中國媒體澎湃新聞,就連新加坡本地華文媒體《聯合早報》,也轉引美國消息,希望在審判兇手時,有更多華人到庭,尤其是有資格的當地華人爭取進入陪審團,努力給兇手施加最重的懲罰。

惟希望冤屈的靈魂,安息!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56012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