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難民不是移民」、「動盪和貧困是難民問題產生的根源之一」……王毅外長在貝魯特「應詢」就中東難民問題闡述中方立場。王毅外長的回答態度明確,簡潔有力,既可行又不輸道義,回答得很有智慧,應該是中國政府最好的表態。請某娛樂女星學習一下王毅外長的表態。
(一)
動盪和貧困是造成難民的根源,而動盪和貧困又互為因果。敘利亞危機爆發以來,2000萬人口的敘利亞,超過1000萬離開家鄉前往國內其他地區,或前往其他國家尋求避難;其中550萬逃往國外。敘利亞難民人數趕超阿富汗(250萬),成第二大難民來源國。
我曾參觀了汕頭僑批博物館。汕頭僑批博物館的17萬封僑信,是一波又一波難民潮的血淚見證。「原為衣食而來,一死竟成望鄉之鬼」。僑批里的一個大寫的「難」字,透露著華僑訴不盡的艱辛。一部難民史就是一部血淚史。就像如今的敘利亞難民潮一樣,許多國人為了逃避戰亂,淹死在海里或客死在他鄉。
曾經美麗富饒的地中海小國敘利亞,如今戰火繚繞、滿目瘡痍、生靈塗炭,如同1949年以前的舊中國。「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我們對全世界難民的悲慘遭遇「感同身受」。
(二)
要把難民產生的原因搞清楚。製造這個動盪與貧窮的一個是戰爭,一個是西方假民主。這裡面既有教派衝突、也有民族矛盾,還有外部勢力插手。於是「阿拉伯之春」成了「阿拉伯之冬」。正如利比亞流傳的一個家喻戶曉的段子:「卡扎菲死後的利比亞,我們以為會變成杜拜(象徵開放、富庶和現代化),沒想到成了索馬利亞。」
上千年來兩河流域牧草尖上都流出奶汁,如今的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比河,流淌的都是鮮血。毀滅帶來瘋狂、瘋狂也就造毀滅。 那裡的人們沒有選擇,唯一的選擇是好死不是歹活。美國不干涉敘利亞內政,不一意孤行扶植反對派去推翻巴沙爾政權,何來的戰爭引發的難民?
突然想起戴旭大校的高論,「伊斯蘭國家的到底存不存在,這些我們還從來沒有得到過確認。我們只是聽美國說有,我們就相信了有。」
戰爭是美國的名片,它去哪裡就會把死神帶到哪裡。從塔利班,到車臣,到基地,都知道是誰整出來的。 美國把自己變成一片樂土的辦法,就是把全世界其他地方變成一片焦土。
全世界難民輸出國的「冠軍」和「亞軍」,都拜美國所賜。那裡有美國人的插足,哪裡就有難民的產生。滿嘴仁義道德,背後卻殺人放火什麼都干。如果不是以美國為首的流氓國家在世界各地撒野,何來的難民?要解決難民問題首先要流氓滾回自己的國家去。
三
西方炒作難民問題,特別是以美國為主的國家,給中國在國際社會上製造人道主義不給力的難題,卻罔顧造成出現難民的根源所在。某些不懷好意的西方國家為搞亂中國布下的局,其心可誅。
世界最大的禍亂製造國——美國應大量接受中東難民。而不是認為距中東隔著一個大西洋就可以掀桌子走人,一幅無賴相。歐美國家的黑鍋,我們不背。
正如王毅外長所說,「長期以來,中國政府一直秉持人道主義精神,在聯合國框架下,為難民接收國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中國願同國際社會一道」解決難民問題。中國決不能在美歐壓力下及面子下接受難民。我們不能放棄原則搞「奉獻」,國際上陰險小人不得不防!
看看王毅外長的表態吧。那些帶節奏說中國要接收難民的明星還是洗洗睡了吧,別再出來丟人現眼了。
作者:王德華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545707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