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說專訪英國脫歐之父:歐洲沒有未來,今後要和中國做生意

Alinna ...| 2017-06-24| 檢舉

世 界 說

王 磬

發自 法國 斯特拉斯堡

眾所周知,英國脫歐,他是 " 始作俑者 " 。

英國人丹尼爾 - 漢南(Daniel Hannan),在歐洲議會擔任了 18 年議員、精通三門歐洲語言,卻是英國最資深的 " 歐洲懷疑主義者 " 之一。90 年代初,他從牛津大學的社團里開始醞釀這場 " 不列顛獨立運動 ",又在隨後的 20 餘年裡不遺餘力,把 " 脫歐 " 議題在英國從邊緣位置推入主流舞台,直到 2016 年公投終成摧朽之勢。他被認為是 " 脫歐總設計師 ",是為 " 脫歐者 " 設計了一整套世界觀的 " 第一人 "。《衛報》對他的評價是," 英國投給了脫歐,是一場長達 25 年的運動的大結局,故事的主角是一群孤獨而虔誠的信仰者,而創作劇本的是漢南。" 他寫作的《為什麼要給脫歐投票》一書,被認為是 " 脫歐者的聖經 "。

  反對歐盟多年的丹尼爾 - 漢南(Daniel Hannan)被媒體稱為英國脫歐的總設計師。

  世界說專訪丹尼爾 - 漢南(節選)。

當我第一次見到他時,劇本卻不那麼美好。

那是在布魯塞爾早春的一次集會上,那一天是 3 月 28 日。集會的由頭,是第二天即將觸發的《里斯本條約》第 50 條,政治家、金融家和企業家們帶著各自的焦慮前來歐盟之都,參加這場關於歐洲未來的討論。而作為討論嘉賓之一的他,是當天的眾矢之的。漢南的幾乎每一句發言都與在場的氛圍格格不入,但他似乎不憚於把自己放在一片爭議之中。這倒像極了他在整個脫歐運動中的處境:留歐派斥責他是 " 縱火犯 ",用脫歐鬧劇來葬送國家前途。保守黨的同僚評價他為 " 瘋子 "、" 野心家 ",為了脫歐不惜從內部分裂保守黨。就連看起來秉持同樣脫歐理想的英國獨立黨(UKIP),都覺得他主張的那種 " 只講主權、不講文化 " 的脫歐,只是中心舞台上的 " 助興表演 "。英國獨立黨黨魁法拉奇甚至嘲諷他," 只會像在牛津搞社團辯論一樣來搞脫歐 "。但大概沒有人能否認,在對於脫歐主旨、論點、戰略的貢獻上,沒有人比漢南做得更多。

漢南(右)與英國獨立黨黨魁奈傑爾 · 法拉奇(左)。兩人同為英國脫歐的推手,但彼此間也有深刻的路線矛盾。

我在會場外攔住他,說明來意。聽到有中國媒體對他感興趣,他可能覺得略新鮮。" 你們的瀏覽量多少?" 他整整衣領,揮了揮手," 我馬上得離開,跟我助手聯繫吧。" 他語速極快、用詞極簡。只用了不到十五個單詞,就定下了這次採訪。

與他極其簡省的詞句相異的是,他的文字著作其實多如牛毛。在他的維基百科裡," 記者 " 和 " 作家 " 的稱謂緊隨 " 政治家 " 之後——事實上,他在英國並不能算是非常一線的政治家,但他的思想卻通過文字廣為人知。除了在《每日電訊報》、時政資訊網站 CapX 上常年開設專欄,他還曾給多位保守黨黨魁擔任演講撰稿人——包括在 2001 年為時任黨魁的威廉 · 黑格而創作的一次著名演講,被認為 " 觸犯了歐洲底線 "、充滿 " 種族主義 " 色彩,這也讓他在保守黨內名聲大噪。他同時還是六本時政類暢銷書的作者。他喜歡引用以 " 血河 " 演說而聞名的保守黨政治家以諾 - 鮑威爾,儘管後者極富爭議。崇拜者將他與催生了美國革命的思想家托馬斯 - 潘恩相提並論,批評者則將他比作前蘇聯的托洛茨基。" 他是一個檄文作家(pamphleteer)。"

漢南這些關於 " 獨立不列顛 " 的文字,經過多年積累,為脫歐者創建了一整套世界觀。這套世界觀里,脫歐不是反對歐盟區內自由貿易,而是反對歐盟的超級立法權。脫歐的關鍵問題不是移民、不是文化,而是主權、是自由貿易、是更好的經濟增長。

我忙不迭地去找了些他的電視辯論來看—— 104 場,這是脫歐運動期間他參與過的活動與辯論的數量。大約得益於牛津求學時代的訓練,他極好辯、善辯。在與留歐者的多次交鋒中,他習慣俯視,睥睨對手,雙手十指交叉在胸前,他指尖修長。當他要張口開辯時,則會雙手鬆開,眼神緊盯對方,論據信手拈來,招招直擊要害。

對牛津大學畢業的漢南而言,出色的辯術是他在政壇的殺手鐧。

帶著這樣的印象,三個月後,當我在斯特拉斯堡的歐洲議會大樓再見到他時,竟會有些驚訝於他的溫和禮貌。他在我對面坐下來,一隻手做環狀撐在桌上,另一隻手則自然地搭在了膝蓋上。我甚至猜想,大概是一位遠道而來、不帶英媒固定議程設置的外媒記者,讓他感到沒那麼緊張。

他剛剛從一場投票表決中走出來,顯得有些疲憊。額頭和臉頰略略發紅,像是陽光曬傷的印記。問了下採訪時長,他有些猶豫自己是否需要去化個妝遮掩一下。" 採訪會主要關於什麼來著?" 他問。" 簡單說,關於脫歐一周年。" 助手答道。" 好。" 他花二十秒鐘,確認了這兩個信息,然後快步去了化妝間。三分鐘後,膚色均勻地出現在了我們面前。

演播場的人員開始調試設備。這意味著我們有幾分鐘的閒聊時間。我問,皮膚是不是在度假時曬傷的。他淺笑道,是在南英格蘭的家中陪孩子玩,花園裡陽光太強烈。過去這 18 年的議員生涯中,他住布魯塞爾,家人主要在南英格蘭,每月會有幾天時間在斯特拉斯堡參加投票表決。他主動提起,去過一次中國。" 發展太驚人了," 他看起來有些耿耿於懷," 而這些年在英國、在歐洲,我們幾乎沒有什麼增長。"

採訪開始,我的第一個問題拋出去,他滔滔不絕地說了起來。這時錄音設備又出了故障,但似乎並不需要重錄之前的部分。" 還是重錄一下,我把第一個問題再重新回答一遍。" 他堅持道," 有點太囉嗦了,是不是?" 他追求媒體形象上的完美,不夠簡潔、不夠犀利的表述,不能讓他滿意。

對話的主題,從剛剛結束的英國大選開始。他毫不掩飾自己對結果的失望,但仍然給了保守黨同僚特麗莎 · 梅一個客氣的評價:" 她有很多年公共服務的經驗,在脫歐談判剛剛開始的這個階段,她應該留下 ... 但我說實話沒法想像,她如何能帶領我們走向下一次選舉。"

而當轉向對手工黨時,他好鬥的那一面似乎又被激發了出來:" 科爾賓是個老套的馬克思主義者 ... 他跟恐怖分子一邊站,他從沒有支持過的英國二戰後任何一次軍事行動,他還對財政收支一點概念都沒有。如果說我們國家現在面臨什麼威脅,在我看來那就是,怎麼有那麼多人投給了他這樣的人?" 他眉頭高聳,一副不可思議的樣子。

他談到法國新晉總統馬克龍," 兩年以前,如果他當選了,我會感到很擔憂,因為這意味著更進一步的歐盟一體化。但現在,謝天謝地,我們已經離開了,這不再是我們的問題了。" 馬克龍被認為是近年來最親歐的一位法國總統。他又補充道," 我們其實希望歐盟好好的,因為繁榮的鄰居才能對經濟更好。"

被問到,是否同意 " 特朗普支持者和脫歐支持者是一類人 " 的說法時,他簡單明快:" 我拒絕接受。" 他順手拈來中國的例子:" 比如,我們對於跟中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非常感興趣,但特朗普就完全沒有。" 在他看來,如果硬說這二者有什麼相似點,那就是 " 反建制 ",但他 " 反建制 " 的目的和特朗普截然不同。" 我剛開始提脫歐的時候,來自所有黨派的所有建制派,都在反對我們。這並不是因為歐盟有多好,而是大家害怕改變現狀。" 說到這裡,他不無自豪," 我花了 26 年,一個一個地去說服。"

他在保守黨和歐洲議會的傳奇經歷之一,便是把那些立場保守謹慎的黨員,一個一個地推往更大膽、更激進的脫歐舞台。在時任黨魁的卡梅倫明確反對脫歐的情況下,仍然把脫歐從一個邊緣議題拉到了中心。他具有一個雄辯家的品質,有煽動力的表達讓他獲得了不少政治上的擁躉。但他對財政與自由市場的在意,又偶爾讓你覺得,他更像個商人,而不是政治家。

- " 科爾賓許諾免掉的那些學費,從哪兒來?我倒是希望自己能有魔法,變出很多錢,每個群體的需求都去滿足一下。"

- " 我們當然要跟中國做生意,這是世界上的第二大經濟體。英國現在沒能跟中國簽訂貿易協定,都怪歐盟。脫歐是我們的機會。貿易也是傳播價值觀的最好機制。"

- " 歐盟本來只是一個關於自由貿易的聯盟,幫助成員國去實現經濟上的更大利益。而現在變了味,從歐洲經濟共同體、變成了歐洲聯盟。而我們當然要離開。"

他自稱是 " 自由市場 " 的信徒。他期待的英歐關係,更類似於美國和加拿大、或者是瑞士與歐盟:貿易上享受最多的互惠,主權上保持絕對的獨立。

我問道,對脫歐一周年以來英國的表現,是否滿意。他斬釘截鐵," 當然。零售業、製造業都在變好,失業率在下降,很多投資也回到英國。唯一看起來不那麼好的是,英鎊在貶值。但英鎊之前一直是被過分高估了,現在只是回到了正常水平而已。"

我委婉地提出,我看到的數據似乎有點不一樣,並給出了一個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的預測。根據這項預測,英國在脫歐公投後經濟增長急速下降,在目前主要經濟體中已經幾近墊底。他立刻反駁,OECD 的預測向來不准。" 如果你只讀《金融時報》,也只會看到對於脫歐消極預測,這被證明是完全不符合實際的。" 他推薦一份在倫敦金融城發行的免費財經報紙,說那裡的政治色彩更淡,找不到對歐盟的偏袒。他認為,真正威脅英國經濟的並不是脫歐,而是工黨科爾賓政府上台的可能。

, 2005 年,漢南(右)在歐洲議會會場上閱讀《每日電訊報》。《每日電訊報》在 2016 年脫歐公投前夕支持英國脫歐。

他繼續說道,1970 年代的時候,英國處在一個二戰之後相對糟糕的狀況之中。那個時候的歐洲,現代、年輕、讓人興奮。而現在,去看看歐盟龐大的機構、停滯的經濟、令人沮喪的現實。

" 顯然,歐盟已經不再是未來了。"

他振振有詞,似乎在表達一個真理。

這些你還值得看

英國脫個歐,日本翻了天

英國人三年投了四次決定國家命運的票,累了嗎?

你以為英國脫歐就完了?後面還有一系列糟心的事等著呢,比如說川普上台

END

責任編輯 | 徐一彤

版面編輯 | 徐一彤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54433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