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陷反恐困境,特朗普不打招呼突然出手,背後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Alinna ...| 2017-06-13| 檢舉

中新社吉隆坡6月10日電 馬來西亞國防部長希沙慕丁在會見菲律賓國防部官員時表示,馬來西亞全力支持菲律賓政府反恐,打擊與「伊斯蘭國」(ISIS)有關的各種武裝組織。

據「中央社」報道,近來,位於菲律賓南部的馬拉韋巿遭與伊斯蘭國(IS)結盟的武裝分子圍困。美國駐馬尼拉大使館發言人日前表示,美國特種作戰部隊正在幫助菲律賓武裝部隊結束圍困局面。但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稱,他們是在美軍到達後才得到消息,菲方並未向美國求助。

從杜特爾特訪俄時恐怖分子趁機在其後院放火到現在已經有些時日了,雖然菲律賓政府軍取得了一些勝利,但並沒有徹底擊潰恐怖分子,也沒有完全奪回被占領的城市。照常理說,這顯然是屬於菲律賓的內部問題,但近日各國相繼拋出橄欖枝有些讓人匪夷所思,到底是什麼樣的恐怖分子能有如此的影響呢?又是什麼原因導致菲律賓的恐怖分子有如此的實力呢?特朗普為啥又不吭聲主動出手呢?下面由小編來與大家共同分析一下:

實力是發揮一切影響力的前提,因此我們先來談論一下菲律賓的恐怖勢力發展的原因:

1.單一民族的進攻性。通過了解整個菲律賓的恐怖組織諸如:「摩洛伊斯蘭解放陣線」、「摩伊」「阿布沙耶夫組織」等等,不難發現,這些組織都帶有強烈的民族色彩,「莫洛」一詞便是16世紀西班牙殖民者對菲律賓和馬來西亞的穆斯林的稱呼。

在菲律賓的棉蘭老島西部和南部、巴西蘭島、霍洛島、塔威塔群島等地,聚居著439萬穆斯林人,約占菲律賓總人口的5%,在14—15世紀時,曾在此地區建立過一個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國家,後來併入菲律賓,值得一提的是,當年面對西班牙的入侵時,菲律賓約占80%的天主教人很快就投降了,而這將近5%的穆斯林人卻一直戰鬥著。再想想二戰時的日本大和民族、德意志的雅利安民族,結合他們的表現,不難推斷,地區聚居促使整個地區的人都具有很強的進攻性,為整個恐怖組織的發展提供了土壤。

2.複雜的歷史問題。除了地面的進攻在,西班牙人的又一個政策「整合政策」也激起了穆斯林們的強烈反抗,為了更好的統治棉蘭地區,西班牙人遷入了大量的天主教徒,企圖對穆斯林進行同化,之後的菲律賓政府也同樣延續了這個政策,通過政府官方對天主教的扶植,天主教徒逐漸在棉蘭地區站穩了腳跟,控制了政府和市場,這讓穆斯林們認為自己的生存空間被剝奪了,因此,同化不但沒有解決問題,反而激化了矛盾。

另外,在西班牙之後入主菲律賓的美國人也為其發展添加了催化劑,雖然美國並沒有像西班牙和之後的菲律賓一樣,繼續壓迫在棉蘭地區的穆斯林,但他們在那個地方建立了學校,宣揚「自由」「平等」思想,為這些本就不服管教的穆斯林提供了理論基礎,就好像《常識》這本書對於美國獨立的影響,1968年年輕的大學教授蘇阿里建立了摩洛伊斯蘭解放陣線就是鐵證。

3.文化上的入侵。當天主教徒進入棉蘭老島生活時,他們企圖將自己的宗教文化、生活習慣帶到這個地區,並以此來影響這裡的穆斯林,但整個地區的穆斯林人對此卻十分惱火,或許是對於宗教的虔誠與敏感,天主教徒的這一舉動,無疑加劇了兩個不同信仰的人之間的仇恨。

4.菲律賓政府的獨裁、腐敗。在趕跑了殖民者之後,馬科斯在整個菲律賓實現自己的獨裁統治,對整個穆斯林的一些反對情況和原因在不加思量的前提下,進行了血腥的鎮壓,造成了穆斯林人大量的死亡,結下了歷史性的仇恨。加之整個菲律賓政府極度腐敗,造成的壓迫使穆斯林人的生活條件變得更差,引起了下層穆斯林的反抗。

5.經濟問題。1997年亞洲的金融危機波及到了菲律賓,造成了財富的兩極分化,大量人員的失業,無數家庭過著極為貧困的生活,就像約瑟夫·奈在《歷史的教訓》中寫的那樣,當反抗是死不反抗也是死的時候,許多人為了生存還是會選擇反抗的,這是當時棉蘭地區的狀況,其實也是世界許多發展中國家面臨的重要安全問題。

6.伊斯蘭勢力的崛起。從1979年伊朗伊斯蘭教革命成功,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國家,到2011年開始爆發的阿拉伯之春,再到現在的ISIS,他們的一個又一個的所謂的勝利其實無形中刺激了他們的這個「小兄弟」,讓整個棉蘭地區的穆斯林對於建立一個伊斯蘭國家有了美好的憧憬和信心。

與此同時,由於是信仰同一宗教的兄弟,這些伊斯蘭國家自然對這個地區的支持也是毋庸置疑的,他們基地組織、聖戰分子、甚至是政府,都對棉蘭地區的穆斯林進行了軍事訓練、裝備支援、經濟支援,助長了他們的發展。

7.美國對整個菲律賓的考量。直到2016年9月杜特爾特強烈要求美軍撤退,美國的特種部隊常年駐守在此,但或許美軍是不願意付出犧牲亦或是美軍諳熟「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所以,並沒有對這些恐怖主義武裝造成毀滅性的打擊,只是維持地區的治安。

8.老杜的禁毒風波。恐怖組織的金錢來源不外乎就是黃賭毒加上搶劫,杜特爾特上台後,菲律賓鐵腕禁毒,從某種程度上講,斷了恐怖組織的財路,他們的行動可能是一種反抗,希望推翻一個禁毒的政府,上來一個寬鬆的政府。

綜上所述,可見菲律賓的恐怖組織問題可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突然爆發的偶然中也帶有必然,那這為什麼又會引起多國的重視呢?在小編看來,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1恐怖主義的國際化。菲律賓的恐怖主義武裝曾聽命與一個總部設在印尼的「伊斯蘭祈禱團」,這個團體在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都有分設機構,作為鄰國支持老杜反恐,除了國際和平、打擊恐怖主義的口號,最真實的目的應該是怕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2.ISIS有轉移的傾向。經過敘利亞、伊拉克的艱苦奮戰,ISIS已經快到了窮途末路了,他們的高層肯定也會考慮如果失敗,整個總部向什麼方向轉移的問題,這個菲律賓的恐怖組織前不久才剛宣布對ISIS效忠,因此應該也在考慮的範圍內,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的出現,中美俄等國自然會對菲律賓政府軍進行大力支持,避免重蹈中東覆轍。

3.是國際恐怖主義的金融中心。菲律賓常年販賣大量的毒品,加之之前的政府比較寬鬆,因此菲律賓成為國際恐怖主義的一個金融支撐中心,既可以將黑錢洗白,又可以將販毒的錢用來購買其他國家的軍火,支持其他恐怖主義的發展。

4.獨特的地理位置。靠近馬六甲海峽這條交通要道,這條道可是控制著世界能源的要塞,如果這裡不安全,好多國家會出現能源危機,因此中美俄為維持國家利益而作出的干預在意料之中。

5.為防止地區恐怖主義勢力壯大。正所謂「臥榻之下豈容他人酣睡」,如果恐怖主義擊潰了菲律賓政府軍,那麼整個東南亞的穆斯林聚居地自然也會揭竿而起,反動叛亂,因此對於菲律賓政府軍的支持,無疑也是地區國家,比如馬來西亞自保的一個過程。

綜上所述,可見菲律賓問題同時也是一個國際性問題,不僅僅是一個國家的內亂,他涉及到了諸多方面的利益鏈條,所以,多國拋出的橄欖枝也是正常現象,解決這個地區的恐怖主義問題實屬眾望所歸。

至於特朗普的出手,顯然是想在杜特爾特政府陷入困境後,藉機顯示美軍在菲律賓的重要作用,從而迫使杜特爾特緩和與美國的關係,也避免菲律賓過快靠近中國和俄羅斯。

作者:蘆增林,排版:愛笑的丫頭

熱文點擊

戰友,請下方留手印並分享給喜歡看新聞的親戚朋友,感謝支持!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53362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