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血淚!! 用了199年,中國人終於將澳洲變成了「私家後花園」……
你知道第一位踏上澳洲土地的中國人是誰嗎?
距今199年,一位名叫麥世英的廣州人來到了大洋彼岸,成為了第一位踏上澳洲土地的中國人。
將近兩個世紀的披荊斬棘、開拓進取,從被歧視、排擠的弱勢群體,到如今成為澳洲最大移民群體的中國人,用任何民族都比不上的吃苦耐勞的品質,將澳洲打造成了自己的後花園。
從弱勢群體到最佳移民
華人最早出國淘金常去的地方是美國,很多描寫那個時代的影視劇里都有把華工當「豬仔」賣到美國去的場景。
當時華人把美國淘金最熱的一個城市叫做「金山」,直到澳洲墨爾本發現巨大的金礦之後,大批華人湧入墨爾本,將墨爾本稱之為「新金山」,而美國的那座城市改名為「舊金山」。
墨爾本金礦的發現,吸引了最早一批中國移民。
截至1857年,距離麥世英登陸澳洲39年之後,全澳洲已經有四萬名中國礦工,加上伴隨他們來到的家屬以及後裔,澳洲在20世紀之前迎來了第一波華人移民潮。
如今的金礦鎮成為了著名的旅遊景點
這個時期的華人是澳洲社會最弱勢的群體,被排擠和歧視是家常便飯。
澳洲的第一任總理埃德蒙•巴頓甚至公開宣稱:「人類平等的原則只適用於英國人之間,英國人跟中國人之間則不遵循這條原則。」
後來臭名昭著的「白澳政策」,更是將所有除白種人以外的移民阻擋在澳洲大門之外,直到1970年,這一政策才完全廢除。
這也直接迎來了澳洲的第二波華人移民潮。
這一波移民潮前期主要以香港以及東南亞地區的華人為主,那時澳洲唐人街里說的都是粵語。
80年代末,大陸人開始成為澳洲移民的主力,唐人街也由全部說粵語逐漸變成了講普通話。
華人在澳洲社會的地位越來越高,在商業、學術、政治領域都有傑出人物湧現,澳洲社會對華人精明能幹的印象從此開始。
目前華人族群占澳洲總人口的2.9%,幾乎100個澳洲人里就有一個是中國移民,這還不包括沒有入籍的綠卡持有者和拿學生簽證的留學生。
中國人的後花園:「澳洲省」現狀
說澳洲成了中國人的後花園並不誇張,在雪梨、墨爾本、珀斯這三座華人聚集人數最多的城市,你隨處可以感受到中國元素的存在。
中國隊去雪梨客場作戰,每次都會來一大批華僑和留學生,硬是把客場變成了主場。
華人社區扎堆,召集一個全是華人移民的千人快閃活動也是輕輕鬆鬆。
墨爾本東部片區被中國紅占了一小半,面對華人區版圖的不斷擴大,政府也決心要把這裡打造成另一個CBD。
另一個中國人「占據」澳洲的有力證據就是留學生的人數,澳洲多年來都是除美國之外,中國人選擇留學的第二大國家。
如今,在澳洲的中國留學生人數已超過印度、越南、韓國和馬來西亞幾個國家留學生人數的總和,占澳大利亞境內留學生總數的28.5%。
既然是「後花園」,常常去旅遊度假什麼的自然不在話下。前來澳洲的中國遊客年年攀升,2016年更是達到了130萬人次,比2015年增長28.4%,過去幾年也都是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長。
有數據顯示,40多年前,每周平均有10名中國人來澳旅遊。而在2016年,每5分鐘就有10名中國遊客抵澳,幾乎相當於平均每分鐘有兩名中國人入境。
澳洲統計局(ABS)移民分析及報告團隊的諾亞克指出,中國遊客人數的增長是非常驚人的,中國幾乎趕上了紐西蘭,成為抵澳海外遊客的最大來源國。
在這種大環境下,澳洲政府也積極推出相應政策吸引中國遊客。
澳大利亞對中國公民首發10年多次簽證;澳方開放簡體中文版本的在線簽證申請;近年來中澳兩國間新航線不斷增加,空中航運量增加了3倍......
雙方高層更是趁熱打鐵,將2017年定為中澳旅遊年。
中國人熱衷澳洲房產
光旅遊肯定還不能深入交流,很多中國人來到澳洲,不光是看看好山好水和袋鼠考拉的,更有買房置地的想法。
《澳洲金融評論報》針對中國遊客的調查發現,多數遊客稱未來可能或一定會加強與澳洲的經濟聯繫。
其中64%的受調查遊客表示會來澳留學;43%稱會來澳買房投資;38%稱會來澳進行商業投資。
澳大利亞政治局勢穩定、經濟增長強勁、失業率維持低位,且房地產市場高度透明,這為中國人投資澳洲房產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中國人熱衷購買澳洲房產,很大程度上還是因為愛上了當地的生活方式。在澳洲買下一套房,閒時度假、忙時出租,更方便孩子留學、父母養老,如此一來,澳洲房產不僅能不斷的增值財富,更能帶給購房者舒適的生活狀態。
總之,留學的多、旅遊的多、買房的多、移民的更多,現在去澳洲可能你都不會覺得自己出了國。
那些著名的澳洲華人
光靠人多和錢多,當然不是華人移民社會地位提高的主要手段,更重要的是整體華人移民素質的提高和傑出移民代表的湧現,下面列舉一些著名的澳洲華人,他們是中華民族優秀品質的代表,是澳洲華人群體的代言人。
黃英賢:澳大利亞工黨知名政治人物,現任澳大利亞聯邦參議院以及澳大利亞財務部長。
蘇震西:前澳大利亞獨立議員,墨爾本市市長。
儲望華:華人音樂家,前光明日報總編儲安平之子。
逯(Lu)高清:國際著名的材料化學專家,澳大利亞納米科技的領軍人物,現為英國薩里大學(University of Surrey)校長 (2016年4月),成為改革開放後中國留學生中首位出任英國排名前十的大學校長的人。
陶哲軒:知名數學家,菲爾茲獎(數學界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近200年來,每一次移民潮,我們都能看到海外華人的力量和社會地位的壯大提高,一個新的移民時代已經到來。這一次,移民們更理智、更強勢、更富有,文化水平和綜合素質也更高。
英國哲學家湯恩比說:「21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說的不是中國的政治、經濟、軍事,而是代表著中國文化的中國移民,用自身散發的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魅力讓世界刮目相看。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