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GPS利劍出鞘!! 中國要割網 滅美國威風~~

木易| 2017-05-28| 檢舉

自家GPS利劍出鞘!! 中國要割網 滅美國威風~~

對於現代人來說,手機已經成為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除了通訊之外,他更能夠指引你去探索任何一個陌生的地方,而這個強大的功能就是——定位導航。

說起定位導航功能,大家在使用的時候必須開啟GPS,然而你可能並不知道,GPS其實並非來自中國,而是美國,它從1964年投入使用至今,由於資歷老、名氣大以及服務範圍廣,甚至成了導航定位的代名詞,在市場中幾乎處於壟斷地位。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為了打破這種長期的壟斷局面,一把來自東方的利劍已經出鞘,它就是中國版的GPS,由我國自主研發的北斗導航系統。

利劍出鞘,北斗衛星今年開始全球組網

在5月23日舉行的第八屆中國衛星導航學術年會上,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透露,我國已全面啟動北斗系統第三步建設,即北斗三號系統,今年下半年發射6~8顆全球組網衛星。

這意味著,從今年下半年開始,中國北斗衛星將正式開始全球組網,拉開北斗系統面向全球服務的帷幕。

接下來,還將上演2018年前後18顆北斗衛星的發射大戲。冉承其說,這將率先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基本服務,直到2020年我國建成世界一流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終形成全球服務能力。

圖片來源:新華社

據中青報·中青在線報道,對於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人們最熟悉的莫過於美國的GPS。美國國家天基PNT協調辦公室主任哈羅德·馬丁提到,GPS已發展到第五代衛星,衛星組網包括36顆衛星,其中31顆每天提供導航信號,其信號精度已經達到45.3厘米至70.3厘米之間。而且,GPS的導航性能還在不斷提升。相比之下,中國的北斗系統,以及歐洲的伽利略(Galileo)系統還處在「追趕」的位置。

事實上,國際上有一個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NSS)俱樂部,只有四個會員,分別是美國GPS、歐洲伽利略GALILEO、俄羅斯格洛納斯GLONASS以及中國的北斗。

這其中,中國的北鬥起步最晚。冉承其告訴記者,我國於20世紀後期開始探索適合國情的衛星導航系統發展道路,逐步形成「三步走」發展戰略:

第一步是2000年年底建成北斗衛星導航試驗系統,即「北斗一號」,向中國提供服務;

第二步是2012年年底建成由14顆組網衛星和32個地面站天地協同組網運行的衛星導航系統,即「北斗二號」,向亞太地區提供服務;

第三步是到2020年前後建成由5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和30顆非地球靜止軌道衛星組成的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即「北斗三號」,向全球提供服務。

目前,前兩步已實現,這也讓我國成為繼美(GPS)、俄(GLONASS)之後世界上第三個擁有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

北斗衛星的歷程

衛星導航系統是重要的空間信息基礎設施。2000年,我國首先建成北斗導航試驗系統,該系統已成功應用於測繪、電信、水利、漁業、交通運輸、森林防火、減災救災和公共安全等諸多領域,產生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特別是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汶川抗震救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為了更好地服務於國家建設與發展,滿足全球應用需求,我國啟動實施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建設。

據環球時報報道,除了天上的建設,中國還在地面上打造一張北斗增強系統大網。在承擔北斗地基增強系統建設任務的千尋位置公司設置的大螢幕上,記者看到一個標註了不同顏色圓點的中國地圖,有些地區地基增強系統的密集程度很可能會讓密集恐懼症者感到震撼。

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千尋位置可以提供滿足多種需求的導航定位服務:

其中「跬步」(實時米級定位服務)覆蓋面積達到1160萬平方公里,實現全國覆蓋,並外延到部分海域;

「知寸」(實時厘米級定位服務)可以服務於自動駕駛、無人機自主飛行以及未來的機器人,目前的覆蓋面積是260萬平方公里。

「見微」提供的是靜態的毫米級解算能力,可用在地質滑坡監測、危舊房監測以及高鐵路基沉降監測領域。

2020年北斗將拉動3000億市場份額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隨著技術的突飛猛進,北斗產業產值從100億元向2000億元以上市場快速擴張。

5月17日,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發布《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2016年度)》。白皮書顯示,2016年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已突破2000億元大關,達到2118億元,較2015年增長22.06%。其中,包括與衛星導航技術直接相關的晶片、器件、算法、軟體、導航數據、終端設備等產業核心產值達到808億元,北斗對產業核心產值的貢獻率已達到70%。

同時,北斗導航系統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內容,目前,中國已同30個國家和地區以及3個國際組織簽署了98份合作協定,涉及「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11個,協定23份,與沿線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機制。2018年左右將實現「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地區的覆蓋。

「一帶一路」倡議的快速推進,使北斗產業迎來黃金機遇期。冉承其預測,到2020年中國衛星導航產業的規模將超過4000億元,北斗系統將拉動2400億-3200億元的市場份額。

在大眾消費市場,目前以智慧型手機和車載終端為主。目前普通民用北斗晶片的價格與GPS晶片已經持平,不少導航產品已採用北斗和GPS的雙模方式,應對車載市場的發展需求。而在智慧型手機領域,主流機型中均已支持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部分國外品牌手機已具備北斗衛星導航的功能。

據統計,2016年國內導航定位終端產品總銷量突破5.3億台。其中,具有衛星導航定位功能的智慧型手機銷售量達到5.1億台,帶北斗功能的數量超過30%。北斗系統在共享單車、城市智慧管線等新興市場規模化應用逐漸顯現。雖然目前規模較小,但已經顯示出巨大的生命力。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51717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