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貫以「硬漢」形象示人的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這兩天卻向外界展現了他「柔弱」的一面。
由於菲律賓南部棉蘭老島等地突然被IS攻占,於是杜特爾特不得不緊急中止他在俄羅斯的訪問行程。據菲媒報道,24日凌晨1點,杜特爾特與俄總統普京舉行了一次「倉促」的會面。
莫斯科時間23日,杜特爾特與普京「倉促」會面。(路透社發)
就在這次會面上,面對周遭不斷閃爍的鎂光燈,面對另一位「強人」領袖普京,杜特爾特卻似乎顯得有些「侷促」。
「IS占領了菲律賓一個省、現在戰鬥還在繼續,因此,我必須回去了,這種時候我應該在那兒……」他用低沉、較為緩慢的語氣說道。此時,鏡頭對準了普京,俄羅斯總統的臉上看上去也寫滿了對前者的理解、同情。
視頻截圖:杜特爾特與普京
這一幕隨即在中國網絡上引發了熱議。有人說,杜特爾特的表情,是「真心的無奈與尷尬」;還有人說,「看到他的眼神,讓人心疼」。
「低聲請求」感動網友
這還是那個「鐵腕禁毒」、曾聲稱對極端武裝分子「格殺勿論」的菲律賓強勢總統嗎?至少這一次,在普京面前,他表現了一個「請求者」的姿態。
「很抱歉如此匆忙。」杜特爾特對普京說,接下來,他講述了此次會面的主要「請求」——
「我需要購買(武器),如果你們能給我一些軟貸款。我們將用這筆錢,立即付款(購買武器)。因為我們從美國購買武器的訂單被取消了,但對抗IS需要武器……」
視頻截圖
在說上述這段話時,杜特爾特的語調似乎更低沉了,有細心的網友注意到,他全程好像也有些不好意思直視普京。
「一個國家元首這麼低聲下氣的也挺不容易的。」一位微博網友這樣評價道。
據俄新社報道,對杜特爾特的「請求」,普京表示,莫斯科與菲律賓有許多項目,包括軍事技術合作。普京說:「我們有許多有前景的合作,包括能源機械製造、交通基礎設施等,當然還有軍事技術領域的合作。」
雖然,俄媒報道中並沒有明確回應俄是否將向菲律賓提供武器援助,但這段兩位領導人的交談視頻一經披露,立即感動了不少臉書上的菲律賓網友——
向IS「喊話」:「不要逼我出手」
儘管菲律賓總統為請求俄羅斯的援助,「放低了姿態」,但他在歸國途中的飛機上,似乎又很快調整回了以往的狀態。
他透過一段視頻向國內的菲國內IS武裝分子「喊話」。「我會非常嚴厲的。」杜特爾特說,「我被問到如何解決恐怖主義,不要逼我出手。」
視頻截圖
在外界看來,棉蘭老島馬拉威市一夜間被IS占領,這一消息來得突然且令人錯愕。「我地理不好,菲律賓這個國家離IS不遠嗎?」微博上,就有中國網友這樣問道。
據菲媒報道,此次在馬拉威市與菲政府軍交火的主要是「穆特組織」和阿布沙耶夫武裝人員。
「穆特組織」是從菲國內最大的反政府武裝「摩洛伊斯蘭解放陣線(摩伊解)」中分離而來。摩伊解試圖在棉蘭老島建立一個所謂的「亞國家」,不過2014年,它與菲律賓政府簽署和平協議,自此雙方走上了和解之路,但「穆特組織」還在繼續從事反政府活動。
而阿布沙耶夫則是菲律賓老牌恐怖組織,於2014年宣布效忠IS(「伊斯蘭國」)。宣布效忠後,該組織旗幟也被更換為「伊斯蘭國」的黑旗。
4月22日,在菲律賓保和島克拉林附近,菲律賓士兵搜捕阿布沙耶夫武裝分子。(新華社發)
杜特爾特上台之初,就曾誓言要掃清阿布沙耶夫武裝。上周,菲軍方還高調宣布自從今年1月的清剿行動以來,已經重創阿布沙耶夫,其組織人數已從約500人銳減至250人。
不過23日,「穆特組織」和阿布沙耶夫武裝分子占領並焚燒了馬拉威市的教堂和學校,連馬拉威市市長和警察局官員都被圍困在市政府內。武裝分子還攻入了馬拉威市監獄,釋放了100多名囚犯,甚至還劫持了一名天主教父和數名信教群眾作為人質。
目前菲律賓軍方已從多地調集軍隊增援馬拉威市,軍方宣稱已經「基本控制了局面」,但軍方發言人也承認,目前還面臨著很大的困難,主要困難是如何奪回被反政府武裝占領的建築物——對方在建築物樓頂設有狙擊手,軍方無法突破。再加上武裝分子手中還有人質,所以軍方估計還需要「2至3天才能掃清這些武裝分子」。
5月24日,在菲律賓南部北拉瑙,菲政府軍在一處檢查站警戒。(新華社發)
菲國家首都地區警察局局長奧斯卡·阿爾巴亞德表示,現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地區進入全面戒備狀態,已經增派了更多警察保護馬尼拉地區的公共場所,在未來數日裡,安全措施會有改變,會有更多的檢查站,街上也會有更多警察。
菲律賓的「內憂」到底有多嚴重?
雖然菲軍方稱南部局勢已經在政府軍「控制之下」,但杜特爾特因缺乏武器向普京求助也是不爭的事實。而就在菲律賓總統趕回國內的24日晚,印尼首都雅加達又發生兩起爆炸襲擊,造成至少5人死亡、10人受傷。
在東南亞反恐形勢如此嚴峻的背景下,菲律賓的「內憂」到底有多嚴重?
5月24日,在印度尼西亞雅加達,警察在爆炸現場警戒。(新華社發)
「菲律賓的反政府武裝由不同的幾伙力量構成,其中既有反政府組織,又有恐怖組織。雖然性質和訴求不盡相同,但他們相互之間並不孤立。另外,這些組織某種程度上有比較廣泛的社會基礎,還會與一些外國勢力相互勾連,這些都給政府軍帶來很大的攻克難度,反恐形勢有一定的嚴峻性。」中國社科院研究員許利平表示,總體來看,杜特爾特政權的「內憂」並沒有外界想得那麼大。
「目前杜特爾特在菲國內的民意支持率接近70%,在歷屆總統中是比較高的。他為人較為清廉,一直堅決打擊吸毒和販毒行為,推進菲律賓的建設。此次,他在菲南部執行戒嚴令,主要是向徹底摧毀毒品和極端主義的土壤。他想成為問題的解決者。」許利平說。
5月24日,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菲總統杜特爾特在機場舉行新聞發布會。(新華社發)
值得玩味的是,一方面,杜特爾特對俄羅斯「低聲下氣」,將菲律賓的困難描述為「美國取消了菲購買武器的訂單」;然而另一方面,美媒和菲律賓媒體24日都披露了一份杜特爾特今年4月29日與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通話記錄,顯現出兩國關係「沒那麼糟」。
對此,許利平評價道:「杜特爾特和特朗普的確有一些相似點,比如兩人都不是傳統的政治人物,喜歡公開的表達、『不按常理出牌』等。」
「但是,美國將菲律賓視為『小兄弟』,而非平等的合作夥伴,所以菲想要通過美國獲得一些軍事上的援助,還有一定的難度。這是美菲的結構性問題,不會因為兩位總統的私人關係好而被解決。所以,杜特爾特轉而向俄羅斯尋求軍事和國防方面的合作。」許利平說。
在他看來,杜特爾特很具有戰略眼光,「他的『大國平衡』戰略,取得了一定成效。其中,他和中國、俄羅斯改善關係、加強合作,都對菲律賓大有裨益,也將為菲律賓增加更多『籌碼』」。
(編輯/亞君)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515127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