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鑊!! 當過一天世界首富 馬雲貴人負債千億
說起阿里巴巴的老闆相信大家會毫不猶豫的回答,那誰不知道,當然是我們受女性愛戴的馬雲了,但是,你要是這樣想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阿里巴巴的真正的大老闆另有其人,他的名字叫做孫正義,軟體銀行集團的創始人和掌舵者。
軟體銀行集團由孫正義於1981年9月3日在日本創立,主要致力於IT產業的投資, 電子商務、網際網路服務、金融、媒體與市場銷售等。軟體銀行集團在全球投資過的公司超過600家,在全球300多家IT公司擁有多數股份。
如今的軟銀集團負債纍纍,無奈之下,只能拋售股票還債,其中,阿里巴巴股份出售至少79億美元。
出售部分阿里股份,償還債務
距離阿里上市不到兩年的時間,軟銀作為最大股東拋出巨額的出售計劃。軟銀宣布將出售至少79億美元的阿里巴巴股份,以籌集資本降低債務。
這是自軟銀2000年投資阿里巴巴以來,首次計劃出售阿里巴巴股份。在售股之後,軟銀將持有阿里巴巴的約28%股份。截至3月31日,軟銀持有阿里巴巴的32.2%股份。
軟銀表示,將成立一個信託機構,在未來3年內提供50億美元可轉換為阿里巴巴股份的證券。阿里巴巴將利用所持現金從軟銀回購20億美元股份,而該公司的合作夥伴將收購另4億美元股份。
除了償債之外,外界預計,軟銀此時出售部分持股,也是為了尋找下一個「阿里巴巴」,在發現合適的投資對象時,有充足的彈藥出手。
6分鐘投資,獲利近1000倍
2000年,軟銀投資阿里2000萬美元。據公開報道,當時的馬雲覺得3000萬美元太多,只要了2000萬美元。2004年,隨著阿里巴巴業務的發展,嘗到甜頭的軟銀追投6000萬美元。
2014年9月,阿里巴巴在紐交所上市,當年孫正義的2000萬美元投資,14年後變成500多億美元,翻了將近4000倍,拋售股票的今天,以阿里巴巴的市值計算,孫正義已獲利近1000倍。
軟銀與阿里的故事,在投資界被演繹為「6分鐘獲得2 ,000萬美元融資」。 薛村禾是軟銀投資馬雲的重要推手。軟銀挑選出數10家中國網際網路公司,邀請其創始人到北京參加「面對面」交流,包括阿里巴巴馬雲、新浪王志東、網易丁磊等,分別在規定時間內陳述項目並接受提問。
在規定的6分鐘時間內,馬雲將電子商務說得清楚明白,最後問答時間大概用了40-50分鐘。憑藉個人魅力,在這個短暫交流後,馬雲獲得軟銀中國團隊及孫正義的初步認可,但並未立即達成正式的投資協議。
當時,中國B2B電商主要有MeetChina、8848、Sparkice、阿里巴巴4家公司。在交流會之前,Sparkice創始人曾強已經在日本見過孫正義,孫向其承諾軟銀將投資Sparkice。
當薛村禾帶領軟銀中國團隊開展盡職調查後,向日本軟銀總部上交一份報告稱,要投就只投馬雲一家,態度相當堅決。另一方面,孫正義則要信守承諾投資Sparkice。最後的結果是,向Sparkice投資500萬美元,而向馬雲投資的最終額度為2,000萬美元。
深陷Sprint泥潭,拋售股票實屬無奈
軟銀深陷Sprint泥潭,拋售阿里股票實屬無奈,實為最下策。在阿里上市之時,軟銀並沒有任何減持阿里股票的計劃,而距離阿里上市不到兩年的時間,軟銀卻不得不拋出巨額的出售計劃。
目前軟銀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自2013年以來,軟銀一直債台高築。當年,軟銀出資220億美元獲得Sprint的控股權,為了同其他兩大運營商競爭,軟銀投入了更多的資金。但在收購後,Sprint虧損不斷增加,客戶不斷流失,2014-15財年,Sprint出現15億美元虧損。
據彭博統計的數據,軟銀已身負超過1000億美元的債務,美國評級機構穆迪已把軟銀的信用評級降至垃圾級。為應對股價不斷下滑,軟銀在2015年第三季度和2016年第一季度分別祭出了10.9億美元、44億美元的股票回購計劃,但是也沒能很好拉動股票價格回升。
除了拋售阿里股票之外,近期最熱炒的就是,軟銀將拋售旗下持有的世界級的遊戲公司supercell的公司,騰訊將成為接盤公司。
《華爾街日報》報道稱,軟銀正在同騰訊談判,希望儘快達成協議,出售所持遊戲開發商Supercell的多數股權。軟銀於2013年斥資15.3億美元收購了該公司51%的股份。根據數據顯示supercell2015年實現營業收入23.3億美元,凈利潤9.64億美元,毫無疑問是全球最好的遊戲公司。
據相關消息顯示,騰訊收購軟銀持有的supercell股份將斥資40億美金,對於急於套現的軟銀來說,拋售擁有如此優質現金流的公司實為無奈之舉。
孫正義的個人「標籤」
在出身信仰上——
孫正義1957年出生於日本,祖籍福建莆田。在幼年時,他隨他的家庭移民日本,最終加入如本國籍,並改回祖姓「孫」。自稱出自春秋時代的著名兵法家孫武的一族。
他曾強調:在23代之前,我的家族我的先人也是中國人;我的姓是姓孫,我的姓是一個中國的姓氏;我是孫子的後裔,我的血管里流著孫子的血液;如果沒有《孫子兵法》就沒有我孫正義。
在國際身份上——
他是國際知名投資人、軟體銀行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福布斯》雜誌眼裡「日本最熱門企業家」、美國《商業周刊》雜誌眼裡的「電子時代大帝」、連續幾年處於「全球十大精英」之列。
這位只有1.50米的小個子富豪,2000年,他的股票曾經有一天狂漲,資產超過了比爾蓋茨,當了一天(只有一天)的世界首富;2014年9月16日,隨著阿里巴巴登陸美股市場,孫正義的財富凈值漲至166億美元,躋身日本首富;
在人生理念上——
孫正義工作非常瘋狂賣力,一天只睡3-5個小時。從小就展現出他超人的「倔強」,這份倔強在他之後的人生道路上得到充分的張揚。
在19歲時定下 「狂妄」的人生規劃:20歲時打出旗號,在領域內宣告我的存在;30歲時,儲備至少1000億日元資金;40來歲決一勝負;50來歲,實現營業規模1兆億日元。60 多歲,培養接班人;70 多歲,退休。
在投資成就上——
1973年,16歲的時候,他隻身去美國讀高中。1976年,19歲在學校期間利用名震一時的美國噴射推進實驗室的資源,靠賣袖珍發聲翻譯器的專利給夏普公司,賺得他的第一個100萬美元。
1980年,23歲的孫正義回到日本,滿腦子創業想法的他沒有急於求成,他花了將近一年的時間來思考下一步他該如何在他考慮的40種人創業模式中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模式。
「對這40種項目,我全部都做了詳細的市場調查,並根據調查結果,做出了10年的預想損益表、資金周轉表和組織結構圖。每一個項目的資料有三四十厘米厚,40個項目全部合起來,文件足有10多米高。」
人類史上輸錢最多的企業家
很多中國的網際網路企業都得到過孫正義的投資,孫正義的投資,成功的固然不少,但失敗的案例也有很多:博客中國、碰碰網、8848、263、美商網等都是孫正義試水中國網際網路所交出的學費。
1984年,在橋本五郎的幫助下,孫正義創辦了購物指南雜誌——《TAG》,但百試無方,最終因銷量不佳關門,半年共虧損了6億日元,處理善後事務花了4億日元,合起來就是10億日元的債務。
在2004年底的時候,當時日本軟銀孫正義借了290多億美金收購日本電訊。曾經在網際網路高峰期,孫正義三個月時間全球首富個人資產超過比爾蓋茨,但是1999年網際網路泡沫破滅以後,老孫賠了幾百億美金,最後,賠的錢比賺的錢多。
2014年,華爾街以《孫正義賠了一個緬甸》為題報道,亞洲頂尖網絡通信公司軟銀集團的CEO孫正義年虧損近60億美元,損失來源於軟銀去年收購了美國電信運營商Sprint。
孫正義瞄準的,是以規模經濟保障利益,以協同效應降低成本,打造一個跨國運營商。然而,這次,上帝沒有把幸運的骰子擲給孫正義。自2013年以來,軟銀一直債台高築。根據彭博統計的數據,軟銀已身負超過1000億美元的債務。
孫正義表示:企業的生命周期必須比人的壽命長很多。我想建立一家可以持續增長至少300年的公司。我們正在朝著目標的一半前進,為了實現持續的增長,我們需要找到所有的潛在障礙並找到解決的辦法。
如今的軟銀正在走進重要的過渡期,孫正義也正在將火炬傳遞給接班人,將軟銀轉變為真正全球化的企業。孫正義表示,成長為規模巨大、價值極高的企業是軟銀下一階段的目標,它將會比現在的軟銀好上至少10倍。
最近對墨子所著的「商之道」裡面一句話影響很深:「我有利,客無利,則客之不存;客有利,我無利,則我之不存;我利大,客利小,則客之不久;客利大,我利小,則客留我長久。」這句話讓我感觸很深,做金融有一段時間了,經歷了太多,看到這一段話我發現,真誠才是我的本質。感情是相互的,信任也都是相互,人與人事與事的關係就像一環紐扣扣著另一環,生生不息。最好的相處是彼此真誠相待,我願幫你,就看你如何抉擇。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513257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