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媒猛批新加坡:反華急先鋒、中國崛起的絆腳!關鍵時刻在中國背後捅刀最狠的也是新加坡(組圖)

陸媒猛批新加坡:反華急先鋒、中國崛起的絆腳!關鍵時刻在中國背後捅刀最狠的也是新加坡(組圖)

目前在南海問題上,新加坡再次扮演了反華急先鋒的角色,它也不是第一次危及到中國核心利益。新加坡很會利用中,美,俄,歐,日在東南亞的利益糾葛來謀取最大利益,這無可厚非,我們也在利用新加坡。但新加坡反華從未改變,而且向來比其它國家更狠更直白,急先鋒不是白叫的。南海問題上,當菲律賓折騰不動,越南猶豫不定時,新加坡再次衝到前台,一邊響應美國,一邊勾連日本。四處挑拔,,以「損人不利己」的心態,把自己當成中國崛起的絆腳石。

中國人對新加坡有天然的親近感,因為它是一個華人國家。然而從李光耀,吳作棟,李顯龍執政各時期看,政治上始終處於反華狀態,關鍵時刻在中國背後捅刀最狠的也是新加坡。

目前在南海問題上,新加坡就再次扮演了反華急先鋒的角色,它也不是第一次危及到中國核心利益。 它是一個華人國家,一個什麼樣的華人國家?你以為它是民主的,其實是封建傳承製,你以為它是專制的,卻是資本主義體制。你以為他是華人血脈相連,卻是骨子最反華的國家。

一,從英國爹到美國爸

英國統治了新加坡一百多年,獨立前後的新加坡領導階層,都受過英式教育,他們的思維與理念都是英國式的。

加上中華傳統文化的續承,又身處世界戰略要地(馬六甲海峽),李光耀身上出現君王般威嚴,封建式統治,美國式經濟三者間的古怪揉合也並不奇怪。

二戰後,隨著美國擠壓力量的增強,大英帝國已只是落日餘暉,從非洲到大洋洲,及東南亞的地盤紛紛失守。

當英軍從逐步從蘇伊士運河以東撤離時,新加坡的危機感迅速大增,沒有大國的庇護,它隨時有亡國之虞。

新加坡請求英國停一停撤離的腳步,英國也給了它尋找下一個接盤人的時間。

美國自然成了新加坡的新主人,雖然李光耀一直試圖展現一點獨立的精神,但在跟隨美國的基本國策下,新加坡與美國的矛盾微不足道。

新加坡有東方直布羅陀之稱,是東南亞的貿易中心,軍工核心,航運中心,金融中心,以上也是該國民眾從事的基本行業。

只要世界上有和平和貿易,新加坡單憑作為馬六甲海峽的航運中轉站,就能吃得很飽,四處秀秀身影。反過來也是一樣,一旦有大戰爆發,它肯定是頭一批滅亡的國家。

二,守弱而不示弱

從地緣戰略看,新加坡是個小國,弱國

1,它沒有任何戰略縱深,任何一個鄰國如果對它發起進攻,它都無法獨立抵抗。

2.它的資源極為貧乏,所需物資能源絕大部分只能通過海上貿易獲得。

3.周邊是伊斯蘭人口大國,宗教,民族主義的威脅從未消退。

從越南戰爭爆發後,新加坡就成為了美國鐵桿小弟,在東協範圍中,它也從不以弱國形像出現,因為有人給它撐腰。

新加坡希望越南戰爭打得越久越好,這樣它更能顯示出作為美軍後方基地的重要性,無論在轉運物資,生產軍火,還是提供娛樂場所都有利可圖。

李光耀曾說:「只有第七艦隊駐留於本區域(東南亞),我們與蘇聯,中國的交往才能自在的多。」

換句話說,新加坡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美軍撤出東南亞。

美國在菲律賓的海軍基地蘇比克灣(1991年)到期前,菲律賓已經決定關閉該基地,之前泰國的軍事基地也已關閉。

是新加坡哭著喊著要菲律賓留住美軍,對美菲談判施加壓力。當美國撤出蘇比克灣已成定局情況下,1989年8月4日,新加坡親自上陣,黃根成外長宣布新加坡願意為美軍提供基地。

1990年11月13日,李光耀跑到日本,在東京與美國簽署備忘錄,允許美軍第497空軍訓練中隊使用巴耶利達機場,並提供三巴望港。

1992年7月,美軍西太洋後勤指揮部在新加坡成立。然而樟宜基地無法滿足美軍航母停靠,補給,保養要求,只能在港外下錨。

粑粑的困難,就是新加坡的困難,1994年4月,美新再簽協議,專門為航母停泊建設深水港。

從此,離開蘇比克灣後,原本居無定所的美國海軍,又有了新的落腳點,與菲律賓國內當時的反美情緒相比,新加坡簡直是一個親兒子。

另一個作用就是,美軍更加自如的完全控制了馬六甲海峽。

新加坡此後,軍事實力猛漲,自然有了得瑟的資本,在東南亞還有點強國的地位。

這一切,需要拋棄自尊和國格才能做到,菲律賓好不容易提上了褲子,新加坡卻迫不急待的脫褲躺好。

美國在東南亞軍事存在,對誰不利,還用說嗎?

三, 華人國家卻反華

中國有很多敵人,但很多敵人做不出的事情,新加坡卻做得乾脆利落,心狠手辣。

現在,很多年輕人已經不知道這些噁心的往事。

2003年上半年,非典爆發,疫情怎麼來的?其實現在還是個謎。

中國人民全力抗擊非典,西方媒體一片唱衰中國,高呼中國即將崩潰。儘管如此,各國政府表面上還是要裝著幫我們一把的樣子。

但新加坡不同,它是真的要置中國於死地,完美詮釋了「落井下石」這一成語。

2003年4月,吳作棟總理拒絕之前安排好的訪華行程,國際影響之惡劣,無以復加。好多國家被新加坡嚇住,不敢來華進行正常的交流,吳作棟轉身就向美國擊掌,「哦頁」扇了中國一耳光。

而有人反手也抽了新加坡一耳光,2003年4月25至26日,法國總理讓·拉法蘭訪問中國。這記耳光不要太響,歐洲的命難道比你新加坡賤? 吳作棟的作法根本不是什麼健康問題,而是政治站隊,可惜臉腫了。 5月,吳作棟宣稱,中國至少得三年去治理非典,呼籲各國從中國撤資。如此信口雌黃,這個國家跟中國得有多大仇,才會在我們落難時如此惡毒?

如果4月你不敢來中國,是你小命金貴,但你叫大家從中國撤資,是安的什麼心?

李顯龍呢?當時是第一副總理,2004年7月,跑去訪問台灣(專題),不顧身份,也不顧中國反對,既違反了中新兩國協定,也為民進黨台獨路線加溫。

這兩件事,中國媒體現在偶爾提及時,總是喜歡用實用外交主義為它們開脫,狗屁實用,這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醜惡行徑。

是為了刷存在感嗎?無非是想在美國面前討點狗糧,自抬身價。

2003年,東協開會,要抗擊非典,邀請中國參加,其它各國都不反對情況下,新加坡坐不住了,再次跳出來,堅決反對中國參會,不惜以分裂東協為代價,東協邀請意向,被新加坡一票否決。

除了向美國邀功之外,新加坡也在向中國發出信號:我是很重要的哦。在中國台灣省,李顯龍的私人訪問跟他爹一樣,目的是讓海峽兩岸相信,作為一個華人國家,他是有插手兩岸事務的能力。

非典之後,中美關係依舊平穩,吳作棟則趕緊跑來向中國領導人當面道歉,我錯了,原諒我們吧!是不是有點哭笑不得感覺?

李顯龍上台後,又賭咒發誓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在新加坡國慶大會上公開說「不承認台獨。」,那你之前是幾個意思?

關係是彌補了,但中國的小本本上都記上了。

新加坡很會利用中,美,俄,歐,日在東南亞的利益糾葛來謀取最大利益,這無可厚非,我們也在利用新加坡。

但新加坡反華從未改變,而且向來比其它國家更狠更直白,急先鋒不是白叫的。

南海問題上,當菲律賓折騰不動,越南猶豫不定時,新加坡再次衝到前台,一邊響應美國,一邊勾連日本。四處挑拔,以「損人不利己」的心態,把自己當成中國崛起的絆腳石。

他爹玩得好,不等於李顯龍也能玩得好,在面對中國官方及民間的批評時,新加坡仍然死硬,甚至企圖把東協與南海問題捆綁。

潮水退去,東協中最鐵桿反華的國家,已經開始祼奔。 前面有人,它就躲起來。前面沒人了,它就必須跳出來,

不就是馬六甲海峽嗎?如果我們跟泰國真的挖成克拉運河,會如何?新加坡會瘋掉。

但克拉運河,目前都是炒作為主,日本人二戰前後,都想開挖,中國要是挖了,日本人也是第一受益國,這划不來,雖然能整倒新加坡。

日本當年一個悖論,如果你的軍事力量能控制該地區,有了馬六甲海峽,再要克拉運河有什麼用?

反過來,如果你在該地區軍事無法存在,你挖了克拉運河,戰事一起,你也控制不了,只為他人作嫁衣。

這個問題,中國也一樣面臨,我們的格局和目標,並不是為了整死新加坡,而是整個亞太地區的地位(政治,經濟,軍事),高喊開挖克拉運河,是帶著泄憤的意思,但我們不做賠本買賣。

新加坡目前仍然有他存在的意義,也與我們的利益密切相關,國與國,不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但我們必須清楚一件事:新加坡,這樣的國家談不上什麼真誠合作,這不僅是意識形態問題。

將來,要不統治它,要不踢開它。鼻屎終歸是鼻屎。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49241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