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聯合國頭疼的非洲難題,快要被中國專家解決了

當我們還在浪費大量食物時,每年在發展中國家裡,平均有660萬名兒童死於營養不良,即每4.78秒,即有一名兒童因飢餓而死去…各各都瘦成皮包骨,但肚子卻異常腫大,但裡面裝的卻一點營養成分都沒有,這都可以歸咎微一個主因:營養不良。

疾病特徵

儘管腹部腫脹或許是惡性營養不良最有辨識度的特徵,但是它還有其他更常見的症狀。包括雙腳和腳踝腫脹(指壓性水腫)、牙齒脫落、頭髮稀疏、皮膚缺少色素沉澱、食慾不振、煩躁不安、肌肉塊消失及皮炎,許多人甚至可能會惡化成脂肪肝。

肚子腫脹不僅僅是肝腫大導致,肌肉喪失導致腹部肌肉鬆弛脆弱,淋巴系統變弱無法排除身體液體廢物垃圾在腹部堆積使得腹部腫脹。

在一些比較極端的病例中,嚴重營養不良患者的皮膚會脫落,讓內部組織裸露在外伴著潰瘍和瘡傷,看起來就像燒傷一樣。大部分患病的兒童也會有腹瀉、蠕蟲感染和免疫功能異常的情況出現。這些最後又很高的機率會轉變成腸胃炎(腸腫脹)、肺結核、愛滋病、肺炎、敗血症和麻疹。

如果不接受治療,孩子將休克、陷入昏迷最後死亡。

從歷史上看,人們認為惡性營養不良是因為飲食中缺少蛋白質引起,會導致腸胃系統不平衡。

雖然這是當前盛行的觀點,但是仍有人質疑它。烏干達曾經有過一個研究,發現患有嚴重營養不良的人和健康人的蛋白質水平並沒什麼不同。有人認為這個病是因為代謝變化(自身生理壓力)引起,導致某些抗氧化物損耗,不過目前沒有研究能證明這一說法。

其他人認為,嚴重營養不良是多種有害因素共同作用導致,包括重要營養素(VA/VE、蛋白質、脂肪、鋅、硒)不足,存在黃曲黴素(由黴菌引起),還有其他疾病。後面兩者會引起自由基(體內細胞的不良反應,致病)變多。

以上每一個理論都是合理的,因為最有可能患有惡性營養不良的人都生活在極端貧窮、疾病肆虐的地區。其他危險因素還包括生活條件不衛生、食物儲存,出現腹瀉、脫水、飢荒和其他類似愛滋病和結核病的地方。

如何治療

一般來說,治療嚴重營養不良都是從水化、感染和驅蟲的治療開始的。接下來需要說明的一點是,雖然蛋白質是治療嚴重營養不良的重要工具,但太快、太多的補充也可能會致命。因為患者的肝臟已經變弱,補充過多蛋白質可能會徹底把肝臟壓垮讓它徹底崩潰無用。一個辦法是讓孩子使用奶製品,量要一點一點增加,直到他能承受住科學建議的9%~15%蛋白質飲食(也就是每天攝入350~500千焦)的量。

需要注意的是,有的孩子如果把飲食改的太快會出現乳糖不耐反應,這時豆漿可以成為替代牛奶。還要注意經常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包括鐵)。

其他形式的治療則更加系統化,包括提供乾淨的水、良好的衛生環境、住房和適當的糧食儲存方法,抑制黴菌生長等等。

在嚴重營養不良早期治療的成效是很高的,不過很多孩子還沒來得及接受救治就已經死於這種病。2004年,南非有820人(被報告)死於嚴重營養不良症。而且,許多孩子就算康復了也不能恢復正常的成長率,在很小的時候(小於7個月)就可能心理障礙。

伸出援手

已故巨星麥可傑克森1985年為了援助非洲饑民,招集當時美國各巨星級歌手發起USA For Africa,共同演唱他和萊諾‧里奇共同寫的We Are The World(四海一家),募款義賣所得用來援助第三世界的飢餓難民。

麥可傑克森不斷地在世界各地出席人道主義活動,2000年的金氏世界紀錄大全理認證他資助過39個慈善機構,超過其他任何一位藝術家。

台灣藝人伍佰擔任第24屆飢餓30代言人,他走訪非洲賴索托飢荒中的家庭,並祈願世界永遠沒有飢餓。受他幫助的一家人也感激地說:「謝謝台灣。」

(圖/台灣世界展望會提供)

經歷了此次非洲行,「你所能做的比你想像的更大。」他說:「一點點的行動,就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在我曾經拜訪過的這些孩子們的眼神裡,我已經看到了我們的愛心,對他們生命中的改變!」

目前家扶基金會與世界展望會等慈善基金會都有在幫助非洲等弱勢國家。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48366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