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美軍?特朗普對華驚天陰謀曝光
2017年3月16日,美國白宮公布了2018財年聯邦政府預算綱要報告,提議大幅增加國防預算540億美元,同時削減國務院、環保局、農業部等非國防支出,希望在不擴大財政赤字的前提下增強美國國防安全和「硬實力」。
無論在競選中還是在執政後,特朗普一直力主提升美國國防實力。2017年1月27日,特朗普上任剛滿一周,就在五角大樓參加新任防長詹姆斯·馬蒂斯就職儀式上籤署行政令,指示馬蒂斯對美軍戰備狀況、國防預算、彈道導彈防禦以及核態勢進行全面評估,意圖通過增加軍費、擴充兵力、增購武器等方式「重建」美軍。
4天後,美國國防部出台執行備忘錄,公布了「重建」美軍的「三步走」方案。
特朗普
「重建」美軍計劃顛覆了歐巴馬政府的防務政策,反映了特朗普政府「以實力求和平」的理念,將成為未來一段時期美軍建軍備戰的主基調。
這是3月16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發布2018財年聯邦政府預算綱要報告時的白宮。
美國白宮
近日,美國公布了新年度政府預算綱要報告,提議大幅增加國防預算,特朗普政府提出的「重建」美軍計劃開始逐步啟動——
增經費與擴規模並舉
1月27日簽署行政令當天,特朗普稱將向美軍官兵「提供新飛機、新艦艇、新資源和新工具」。雖然正式計劃尚未出台,但綜合特朗普在競選期間提出的建軍方案、傳統基金會等頂尖智庫的對策建議以及美國國會相關報告觀點,「重建」美軍計劃將主要圍繞「增軍費」和「擴規模」兩條主線展開。
首先,提高戰備水平,大幅增加國防預算。特朗普在行政令中指示馬蒂斯在30天內對美軍戰備狀況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結果提交2017財年預算修正案,並會同白宮管理和預算局在5月1日前重新提交2018財年國防預算申請,為「重建」計劃提供經費支持。
馬蒂斯
3月16日,特朗普政府公布了任期內首份聯邦預算綱要報告,其中2018財年國防預算比上一年增加540億美元。與此同時,在白宮支持下,美國國防部以提升軍隊戰備水平和打擊「伊斯蘭國」等為由,要求國會為2017財年國防預算追加300億美元。需要指出的是,2018財年國防預算綱要報告包含了5740億美元的基礎國防預算,遠超《2011年預算控製法案》規定的5490億美元上限,這將為特朗普政府最終廢除該法案進而增加國防預算奠定基礎。
歐巴馬
第二,重拾「兩場戰爭」理論,快速擴充軍隊規模。美國參議院武裝力量委員會和傳統基金會等保守派智庫都認為,在當前全球安全形勢下,美軍的建軍備戰思路應從歐巴馬時代的「打贏一場大規模地區性戰爭+懾止一場地區性衝突」恢復到「同時打贏兩場大規模地區性戰爭」上來。為達成上述目標,美軍必須儘快擴充兵力規模。
不過特朗普想不到,美軍的一個命脈卻在中國的手裡緊緊拽著。
每當提及「封鎖」這個詞,腦海中首先浮現出來的便是歐美國家長期以來對中國進行的種種技術封鎖與武器禁運封鎖。因為隻有這樣,才能把正在崛起中的中國扼殺在搖籃里;隻有這樣,歐美國家才能長期處於世界前列,保住自己的壟斷地位!
遙想當年,由美國牽頭,歐洲盟友紛紛站隊支持,形成了一系列的針對中國武器禁運和技術封鎖的措施。
對華封鎖
新中國剛成立不久,世界正處在冷戰的大背景之下,西方國家大都對社會主義的中國採取敵視的態度,因此,用於執行對社會主義國家禁運封鎖的巴黎統籌委員會(簡稱「巴統」)甚至在1952年專門為中國成立了一個「中國委員會」,用於執行針對中國的禁運和封鎖。
在「巴統」對華禁運的特別清單上,曾經有500多種物資被納入戰略禁運的範圍,其中不僅包括原子能和軍品,還包括生產尖端技術產品的工業清單。此後,隨著冷戰的結束,1994年3月「巴統」也正式宣布解散。
瓦森納協議下的對華禁運
但是,冷戰的結束並沒有終結西方對我國技術封鎖的歷史,作為「巴統」在冷戰後的繼承者,新的封鎖措施呼之欲出。
1996年33個主要西方國家的代表在荷蘭瓦森納開會並簽署了《瓦森納協議》(簡稱「瓦協」),決定實施新的控製清單,中國同樣在被禁國家名單之列。
與「巴統」一樣,「瓦協」同樣包含兩份控製清單:一份是兩用商品和技術清單,涵蓋了先進材料、材料處理、電子、計算機、電信、信息安全、感測與雷射、導航與航空電子儀器、船舶與海事設備、推進系統等9大類;
另一份則是軍品清單,涵蓋了各類武器彈藥、設備及作戰平台等共22類。這項協議經歷多次修訂,時至今日已成為對華高科技出口管製的主要指導性文件。
中國殲-20戰機
不過,中國作為一個本身就具備了基礎科研能力的國家,技術瓶頸隻是一層窗戶紙,外國人願意幫我們捅破這層窗戶紙,我們當然歡迎。但是,如果我們因為外國的技術封鎖而無法站在外國巨人的肩上,那麼我們就必須把自己變成能讓後繼者站在肩上的巨人。
現如今,從槍支彈藥到飛機大炮,中國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了自主創新的荊棘之路。中國在封鎖中,研發出了殲20戰鬥機、運20運輸機、052D導彈驅逐艦、殲15艦載機......當年美國對中國的封鎖被一一打破,而且中國完成的更好,讓美國和西方的武器禁運系統無法發揮實際作用,這都是在勤勞的中國人民的不懈奮鬥下,才創造出的這一結果。
俗話說:「風水輪流轉,今朝到我家」!被歐美壓製多年的中國巨龍,終於迎來了一雪前恥的機會,而扮演著如此重要角色的卻是一個並不怎麼起眼的「東西」。
很久以前,有這麼一個段子,說的是日本人將中國的瓷碗給買回去,然後敲碎,從中提取一種叫做「工業黃金」的東西。
大家不要小看了這「工業黃金」,它不但比黃金貴,更是各國政府趨之若鶩的重要戰略資源。沒有它,美軍製導系統將統統失靈,沒有它,美國最先進的F22猛禽戰機將不再擁有超音速,更別提什麼隱形了...
稀土資源
絕對沒有危言聳聽,因為這毫不起眼的寶貝疙瘩就是大名鼎鼎的稀土。今天,中國正是因為有了稀土這個稀罕寶貝,使得中美之間的封鎖格局發生驚人逆轉。
因為有了它,我們能夠狠掐美軍命脈,令這隻驕傲的「老鷹」不得不低下頭;因為有了它,我們能夠有著十足的底氣,跟「山姆大叔」強強對決,以硬治硬。
美國軍工離不開稀土資源
近日,美媒曝光出美國國防部的報告資料中,就無不表現出白宮方面的種種擔憂,報告顯示,美國在減少對中國的金屬以及材料需求——這些金屬和材料對美國國家安全和國防至關重要——但當前在對華依賴方面卻沒有任何進展。
這份2017年1月出爐的題為《致國會的戰略性關鍵材料工作報告》證實了業內專家廣泛存在的擔憂,即美國仍然極度缺乏開採和生產所謂稀有金屬的能力。
17種稀土元素的用途之一就是用於五角大樓的F-35戰鬥機、雷射製導導彈以及從航母發射戰鬥機的彈射器。美國所使用的上述材料幾乎完全要依賴從中國進口,這些材料還用於智慧型手機、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汽車電子元件、計算機以及電腦顯示屏等消費品。
要知道,中國作為美國最大的潛在對手,美方對中國戰略資源的依賴程度如此之高,其後果不言而喻。
騰飛吧,中國!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
此刻,復興軍事隻想對歐美國家說上一句:曾經你對我愛理不理,未來我讓你高攀不起!今天,我們不願再回到過去那種積貧積弱的日子,我們不願意再做砧板上任人宰割的魚肉。
正是因為有了無數愛國誌士前赴後繼,憤發圖強,終於打造出如今強盛之中國,盛世之華夏。
作為一位炎黃子孫,我很驕傲;生在華夏,我不後悔!
看著中國在各個領域不斷披荊斬棘,迎來了百花齊放,復興軍事有理由相信:終有一天,我們定會重振漢唐雄風,步入星辰大海!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47587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