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吉譴責埃及教堂恐襲 吁凝聚宗教對抗威脅

曾洵真| 2017-04-10| 檢舉

首相拿督斯里納吉譴責埃及恐襲。

(吉隆坡10日訊)首相拿督斯里納吉譴責埃及坦塔和亞歷山大發生教堂爆炸襲擊的事故。

「我對坦塔和亞歷山大教堂發生怯懦性襲擊感到反感。在這哀悼時刻,我們與罹難者家屬及埃及人民同在,為他們祈禱。」

他今日通過推特及臉書,發表上述談話。

納吉指出,這些襲擊再次提醒暴力極端主義的威脅。

「我們不能屈服,每次暴行加深我們的決心。達伊沙的目的是分裂我們,穆斯林、基督教徒及其他信仰,但我們最強烈的回應是凝聚一起,以統一陣線對抗這虛無主義的威脅。」

昨日在埃及發生的兩起襲擊事件,已造成至少44人喪命及超過100人受傷。

大馬人無死傷

外交部指出,沒有大馬人民在埃及恐襲事件中遭到攻擊。

埃及兩座教堂昨日驚傳遭到恐怖襲擊,造成47人喪生和逾百人受傷,震驚全球。不過,外交部表示,並沒有發現有任何馬來西亞人民在這起恐襲事件中遭到攻擊。

無論如何,外交部表明,將繼續關注埃及當地的情況,並向國人報告最新進展。

外交部今日就埃及遭到恐襲一事發文告表示,政府強烈譴責發動這起恐襲的組織,並為這起事件中死難者致上最深摯的哀悼。

昨日,埃及坦塔一座科普特基督教堂星期日發生爆炸,至少29人死亡、71人受傷。隨後,埃及阿歷山大港的另一座教堂附近亦遭人肉炸彈襲擊,造成至少18死66人受傷。

埃及衛生部表示,懷疑有人在教堂內放置炸彈。事發時教堂內有不少信眾,當地電視台拍攝的畫面見到,有很多人躺在地上,一動不動,有些人全身浴血,被紙張覆蓋著。伊斯蘭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已承認責任,一般相信,爆炸與教宗方濟各將訪問埃及有關。

由於當天正值「棕枝主日」(Palm Sunday),坦塔的教堂約有千名信徒出席彌撒,因此造成傷亡慘重。阿歷山大港教堂附近的死傷者,也都剛出席彌撒,據報道,炸彈客是要進入教堂被拒後,在教堂附近引爆炸彈。

埃及科普特教會,正式名稱是亞歷山大科普特正教會,是埃及和中東地區最大的基督教會,相傳由聖史馬爾谷在公元一世紀中葉建立。現時埃及有百分之十的人口是科普特教徒。

據報道,基督教在埃及已成為伊斯蘭極端主義勢力的攻擊目標。

國防部準備接回國人

埃及兩座教堂遭炸彈攻擊,國防部已做好準備接送國人返國。

國防部長拿督斯里希山慕丁指出,一旦內閣與外交部有指示,該部將會派員前往埃及接送大馬國人返國。

希山慕丁(右)指出,國防部正等待內閣或外交部的指示,以接送埃及大馬國人返國。左為國防部副部長拿督佐哈里巴哈倫。

「國防部的角色是給予援助,而一切的主導權在外交部,因此如果內閣或外交部有指示,我們將會派員搭救,我們已做好準備。」

希山慕丁今早是在國防武士獎章(DKAT)的頒發典禮後,接受媒體質詢有關埃及昨日發生炸彈攻擊事件時,做出這項回應。

他坦言,這起炸彈襲擊事故令人吃驚,並重申全球各地都有可能遭受恐怖襲擊,因此我國在打擊恐怖主義時,決不能掉以輕心。

「尤其是面對『達伊沙』(DAESH)組織與『伊斯蘭國』(IS)組織的威脅,因這兩個組織並不像是『卡伊達』基地組織只盤根在某個區域,『伊斯蘭國』組織的威脅出現在全球任何的地方,包括瑞典都無法豁免於這個組織的威脅。」

「國人不要認為馬來西亞能夠豁免於遭到攻擊。不過,慶幸的是我國各單位,如警方和武裝部隊等的合作以及我國各單位時刻監督國內的安全情況,才能讓國人得以身處在安全、和諧的國度。」

詢及我國是否有學生身在埃及就讀,希山慕丁則回應,他本身尚不知我國是否有學生或是其他國人身處在埃及,這必須得向高等教育部與外交部查詢。

他也說,其實埃及政府的防備工作不少於我國政府,然而這些防備工作在面對恐襲時仍是不足夠的。

「因此,我希望大眾能夠協助政府,如果有任何情報請告訴我們。」

他也透露,我國在打擊恐怖主義的威脅,也會與其他國家合作,包括共享資訊。

針對我國是否會在大眾交通工具及清真寺提高防衛工作,希山慕丁則表示,警方與武裝部隊一直都有在公共場所與大眾交通工具駐守與監督,然而百密可能也有一疏,因此不能只是因為世界上某個地方的公共場所遭到襲擊,我國就只加強該場所的防衛工作。

「我們不能因為埃及教堂遭到攻擊,我們就只是提升清真寺或是其他宗教場所的防衛工作,這是不對的。」

「因此,為了討論國安課題,以首相拿督斯里納吉為首的國家安全理事會每兩周都會召開一次會議,以研究如何提升國家安全,以及討論哪些區域的防衛工作需要被提升。」

另一方面,希山慕丁也透露,首相納吉將於本周四(13日)前往森美蘭州申達央(Sendayan)空軍基地進行視察,並了解當前大馬皇家空軍(TUDM)的工作內容。

昨日,埃及二座教堂在舉行棕枝主日禮拜儀式時遭到炸彈攻擊,造成至少43人喪生和逾百人受傷,是埃及的科普特基督教徒近來遭到最慘重攻擊。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47172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