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多煤少油的國家,當前石油對外依存度已超過60%,因此發展煤制油以及煤制乙醇就成了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手段。而就在最近,我國先後在這兩個行業獲得了重大突破:先是投產了全球單體規模最大的煤制油工程——神華寧夏煤業集團煤制油示範項目,隨後又投產了全球首套煤基乙醇工業化項目——陝西延長石油集團10萬噸/年合成氣制乙醇工業示範項目。更值得驕傲的是,我國的這兩項世界第一均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
神華寧夏煤業集團煤制油示範項目於2013年9月正式獲批,總投資達550億元,年產油品405萬噸。該項目採用了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中科合成油公司中溫漿態床費托合成成套技術,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壟斷,是我國自主研發煤化工關鍵技術的一次歷史性突破。
陝西延長石油集團10萬噸/年合成氣制乙醇工業示範項目由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和延長石油集團共同研發。長期以來,利用煤生產乙醇一直是全世界努力的目標,但傳統製備路線採用的催化劑要用到貴金屬銠,它比白金還貴幾倍,但催化效率依然較低,還會造成設備腐蝕,因此無法實現工業化。如今,這個世界性難題被中國人解決了。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經過多年的探索,終於研製出了低成本、無腐蝕且節能環保的分子篩羰基化催化劑,為實現煤制乙醇的工業化奠定了堅實基礎。中科院院長白春禮院士評價說:「這個示範項目的成功投產,在世界範圍內首開先河,占領了技術制高點,奠定了我國煤制乙醇技術及工業化的國際領先地位。」
據世界能源會議統計,全球已探明可採煤炭儲量共計15980億噸,預計還可開採200年,而探明可採石油儲量共計1211億噸,預計還可開採30~40年。粗略估計,中國這兩項世界領先技術的發明,相當於為全世界發現了足夠開採100年的超級大油田。(利刃/雪竹)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464367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