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安排女兒進入白宮不合適嗎?
【編者按】白宮官員日前證實,35歲的伊萬卡將在白宮西翼獲得一間辦公室。兩個糾纏特朗普的老問題再次被提了出來:「裙帶關係」,商業利益和職位的衝突。對此,媒體人錢克錦撰文認為,特朗普對女兒的安排,對商業利益的處理都沒有違背法律,現將該文轉發,供參考。
白宮官員證實,伊萬卡·特朗普「進入」白宮(圖源:Getty/VCG)
特朗普的女兒伊萬卡·特朗普(Ivanka Marie Trump),終於正式「進入」白宮。白宮官員3月20日證實,35歲的伊萬卡將在白宮西翼獲得一間辦公室。
白宮西翼有一系列重要辦公室,其中包括美國總統日常辦公的橢圓形辦公室,內閣成員開會討論的內閣室,總統與有關人員討論涉及戰爭、恐襲等緊急情況的白宮戰情室。能在這里獲得一間辦公室,自然意味著進入「中樞」。
當然,即使沒有辦公室,伊萬卡也早就進入特朗普世界的中樞了。特朗普當選以來,伊萬卡出鏡率也急劇上升,特朗普也幾乎言必稱「我出色的女兒伊萬卡」。如今,伊萬卡雖然沒政府頭銜,也不領任何薪水,但是在白宮西翼有一間辦公室,可以接觸政府機密,可以擁有政府通訊設備,繼續以「第一女兒」的身份,為特朗普提供建議。
但是,對伊萬卡進入白宮,美國不少媒體和相關人士,卻對此提出了質疑。其中最引人關注的,就是坐到白宮西翼辦公室的伊萬卡,是否存在利益衝突問題。
這里所說的利益衝突,有兩個方面,一是是否有「裙帶關係」之嫌,二是商業利益和她職位的衝突。當然這個是特朗普的「老問題」。
關於裙帶關係,因為伊萬卡沒有政府公職頭銜,也不領政府薪水,因此美國一些法律人士認為,總統可以有這個「特別僱傭權」,讓伊萬卡在白宮西翼辦公,接觸國家機密。因此,更引人注目的是她的商業利益衝突問題。
特朗普本人有個商業帝國,在他當選總統後,如何切割與商業利益的聯系,就成為一個話題。因為總統在任期間必須要和自己的商業劃清界限。
美國多位總統,如約翰遜、卡特、里根、老布希、小布希等,競選總統時都有商業利益,他們就任後,都採取「保密信託」(blind trust)的方式,將資產交由第三方管理,自己並不參與任何決策,也不獲得關於公司經營的信息。
特朗普行事反套路 令人猜不透(圖源:VCG)
特朗普也曾表示會與自己的商業「完全切割」,但後來是把商業交給自己的兩個兒子打理,而且還能獲得商業經營的信息。
伊萬卡也不例外,她擁有自己的品牌,掛她品牌出售的有服裝和珠寶產品。此前她的一些行為,已經引起她借父親之勢推廣商業利益的指責。和父親一樣,伊萬卡也不願將自己的商業進行「保密信託」,而是交給丈夫家裡的兄弟打理。這種「切割」自然引起人們嫌疑。
當然,伊萬卡自己也有說法,她雇用了一名道德顧問。但這也只是道德顧問,並沒有法律約束力。不過需要指出的是,特朗普對自己商業的處理、對伊萬卡的安排,都沒有違反相關法律,就像他不公布稅單一樣。這是特朗普的一貫做法,這也是他的聰明之處。美國第一千金伊凡卡將在白宮西廂設立自己的辦公室,白宮21日證實,現年35歲的伊凡卡將進駐白宮,雖然沒有正式職稱,也不會支領薪水,但卻有權接觸機密資訊並給予父親川普政策上的建言,卻也引來外界質疑她一方面經手家族企業,另一方面又握有國家機密,恐產生利益迴避問題。前白宮國家安全會議發言人米漢也批評,過去她和其他白宮成員是靠著專業和辛苦工作才換得進入白宮的機會,反觀伊凡卡只要「靠爸」就可以了。
白宮西廂(West Wing)主要是提供給總統顧問、辦公室主任、新聞發言人等幕僚的辦公地區,總統日常辦公的辦公室、供所有內閣成員開會討論的內閣室和戰情室等都座落在此。伊凡卡(Ivanka Trump)也是史上第一位進駐西廂的第一千金。
伊凡卡一直都會提供父親特朗普政策上的意見。(美聯社)
多次提供政策建議、與外國元首開會 伊凡卡宛如特朗普分身
伊凡卡在選前表示不會進入白宮團隊,擔任政府公職,卻可以經常在特朗普(Donald Trump)會見重要外賓的場合看到她的身影。雖然她不具官方身份,但卻已申請安全查核,將取得政府通訊裝備,準備搬入白宮辦公室。過去伊凡卡就曾多次給予父親政策上的建議,包括提供平價兒童照護系統、推動帶薪家庭照顧假和強化婦女健康照護等。
除了提供政策建議,伊凡卡也多次現身在重要的外交場合,包括與加拿大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一同欣賞音樂劇,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訪問華府時,伊凡卡甚至就坐在她旁邊,與美國和德國的企業高層,商討企業該如何更妥善訓練員工,宛如特朗普分身。
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訪問華府時,伊凡卡就坐在她旁邊,一同討論企業如何妥善進行員工訓練。(美聯社)
伊凡卡的律師、前司法部副部長格瑞里克(Jamie Gorelick)表示,伊凡卡將扮演特朗普的「耳目」,為他提供建議,範圍則不會局限於女性工作或兒童照護議題,也不會支薪。他表示,雖然伊凡卡不具公職身份,但她「自願遵守」公職人員的道德規範。
「白宮就是我家」特朗普家族入主白宮 引發外界利益迴避疑慮
早在今年1月,伊凡卡的丈夫庫許納(Jared Kushner)就被特朗普任命為負責內政和外交事務的總統顧問,被外界質疑違反美國的《反裙帶關係法》(Anti-Nepotism Law)規定。但格瑞里克稱,該法是限制國會和聯邦政府機構,並不適用白宮,且庫許納不會領薪水,因此沒有違法。伊凡卡也在今年一月隨著丈夫從紐約搬到華盛頓,當時她在臉書上表示,未來重心將放在家庭和照顧三個小孩。想不到3月就宣布進駐白宮。
伊凡卡與丈夫庫許納雙雙進入白宮。(美聯社)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政府國安法及憲法專家麥克爾斯(Jon D. Michaels)表示,伊凡卡同時具有公務員性質卻又不是正式公務員的身份令人擔憂,「她說要自願遵守公務員道德規範,倘若她決定不要遵守時該怎麼辦?」
前白宮國家安全會議發言人米漢(Bernadette Meehan)則發布推文批評:「我也曾在西廂有間辦公室。我和我的同仁用專業和辛苦工作換得在白宮工作的機會,這一切價值全部被伊凡卡破壞殆盡。
個人品牌交由他人打理 伊凡卡仍擁有最終決定權
此外,伊凡卡為避免利益衝突,將過去經營的個人同名品牌交由總裁克連姆(Abigail Klem)打理,不參與公司營運,並將個人資產信託。然而,伊凡卡仍保有最後決定權,以「拒絕任何在道德角度上不可接受的交易。」
伊凡卡與丈夫庫許納雙雙進入白宮。(美聯社)
外界也質疑,為何伊凡卡不將公司業務交由「盲目信託」(blind trust)—一種為財產設立信託,而不向受益人提供任何有關信託管理的信息。換句話說,若採用盲目信託,伊凡卡將無權過問公司旗下的任何業務。對此,格瑞里克表示,因為伊凡卡認為如此一來她等同被迫出售自己的公司,讓其他人使用「特朗普」這個家族名號。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