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戰是資本主義進入帝國主義,引發的一次為了爭奪利益而爆發的非正義戰爭,這在教科書上已經寫的非常明白。在早期,英法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把世界已經瓜分的差不多,但是後起之秀德國等國家非常不滿,他們希望重新分配這個世界,這就有了利益的衝突。
結果大家已經知道了,德國戰敗,1918年被迫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很多人是這樣認為的,但是對於德國人來說,他們的一戰結束於2010年,因為他們經歷了長達92年的還債之旅。這究竟是為什麼呢?現在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這段歷史。
帝國主義國家在殖民地上的利益有衝突,再加上德國有著源自於普魯士的軍國主義血液,好鬥的德國人渴望重新分配世界。於是在歐洲大地上上演著一場場明爭暗鬥,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的皇儲在塞拉耶佛遇刺,這是爆發一戰的導火索。藉此機會,德國,奧匈帝國和鄂圖曼帝國達成軍事同盟,俄國,法國和和英國為了應對同盟國的挑釁,決定組成協約國。
這一仗打了整整四年,歐洲大地戰火密布。三十多個國家捲入了一戰,由於武器的大量升級,傷亡規模空前浩大,共有3000萬人死於這場戰爭。一直到1918年的11月,德國宣布投降,一戰才結束。
戰爭是結束了,但是算帳才剛剛開始。由英法美三國操控的巴黎和會決定對德國進行清算。在戰爭賠款中明確指出:德國和奧匈帝國應該賠付協約各國的所有損失。這對剛剛戰敗的德國來說,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其實說白了就是要德國賠錢,具體是賠多少呢?法國為了削減德國在歐洲大陸的力量,堅決要求狠狠的制裁德國,並提出了8000億賠款的天價。當然,英國和美國是不希望法國在歐洲大陸獨大的。在激烈的爭論下,決定要求德國賠付2260金馬克,後來又改為2690億,雖然與法國提出的8000億賠款有巨大差別,但是仍然非常巨大。如果把他們換成黃金,足足有10萬噸重,換成今天的美元,大約有3890億美元。
直到1921年,德國開始正式賠付戰爭賠款,這裡小編要說的是,因為中國當時也派出大量勞工前往歐洲戰場,所以北洋政府也得到了一筆賠款,價值8400萬現洋,這也是我國唯一一筆在近代歷史上得到的戰爭賠款。
直到1931年,德國共支付一戰的賠款達到17%,由於經濟危機的爆發,後面沒有繼續支付。納粹上台後,否認了《凡爾賽合約》,拒絕繼續支付一戰賠款,所以在納粹統治德國時期,各國都沒有得到德國的賠款。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協約各國繼續要求德國承認《凡爾賽和約》,並且要求未支付的賠款應按利息計算,1990年,東西兩德統一,按照3%的利息繼續賠付。一直到2010年10月3日,德國終於還清了最後一筆價值9400萬美元的利息,德國92年的還債之旅才終於告一段落。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