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翥;圖片來自網絡
3月17日,美國國務卿蒂勒森訪問了韓國。蒂勒森先生說,美國在朝核問題上,已經沒有「戰略耐心」了,如果朝鮮就核問題繼續升級挑釁,戰爭,將作為選項,「擺在桌面上」。這是迄今以來,美國對朝發出的最強硬警告。昨天,朝鮮朝中社發表社論針鋒相對反懟,美國時刻也不要忘記,朝鮮軍隊針對美國核戰爭活動的軍事應對方式已轉為先發制人打擊方式。目下參演的核航母等敵對勢力的一切戰略資產都被鎖定在朝鮮軍隊強有力的超精密打擊手段的瞄準鏡內。哪怕是一點火花濺到朝鮮行使主權的神聖領土、領海、領空,朝鮮的主體武器就會使侵略和挑釁的大本營化為焦土。朝鮮說話算話,決不食言。
蒂勒森先生態度如此強硬,是有實力做支撐的,絕對不是「說大話」、「放空炮」,其「背景」和實力,就是來自正在舉行的美韓聯合軍演。
軍演期間,美國「卡爾•文森」號航母駛入了釜山港;F-35B隱形戰機編隊,也飛抵韓國;當年突襲本•拉登的美軍海豹突擊隊第六分隊,也來韓參演。
這次軍演,「劍指」兩個目標:一是對朝鮮高層實施「斬首行動」。二是打擊朝鮮核心設施。
也就是說,在朝鮮半島,美韓已經準備好了「火藥」,埋設好了「地雷」,就單等朝鮮來「點火」和「踩雷」。
奇怪的是,此時的朝鮮,好比是一個「醉漢」,跌跌撞撞地往「火坑」和「地雷陣」方向闖。
就在「關鍵決心」軍演的同一天,美國衛星發現朝鮮豐溪里核試驗場有異動現象發生,有部分物資及裝備被運入了核試場的建築及隧道內,疑似朝鮮有可能在近期再次進行核試驗。
也就是說,面對戰爭硝煙,朝鮮一點也不害怕,偏要「對著干」,看你美韓把俺咋滴?
對此,美國有兩個人「急眼」了:一是美常駐聯合國代表聲稱,美國不打算重返朝鮮問題六方會談。二是蒂勒森先生在東京表示,過去二十年中,試圖讓朝鮮放棄核武器的外交手段,已經失敗了。
耐心已經喪失殆盡,作為選項的戰爭,已經擺上了桌面。
此時的朝鮮半島,真的是「山雨欲來風滿樓」。
俄羅斯認為,美國對朝立場日趨強硬,甚至宣稱準備動武,「醉翁之意不在酒」,主要有三個企圖:一是是為了增加軍費;二是為了增強核力量;三是為在韓國部署「薩德」,尋找藉口。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美國為了上述三個戰略企圖,而「虛張聲勢」。美國是否「對朝動武」,取決於中俄的立場。如果中俄兩國對「攻朝」保持沉默,那麼,美國的「關鍵決心」聯合軍演,可能就會「假戲真做」。
美韓如果借「關鍵決心」機會,將軍演真的變成「軍事打擊」,用先進的飛彈和戰機,對朝鮮核飛彈進行「突然打擊」並摧毀,然後,參演的三十多萬美韓聯軍趁機揮師殺進朝鮮。試想,朝鮮提前做好戰備了嗎?能夠抵禦得住這一波「勢如潮水」的「閃擊戰」偷襲嗎?
假戲真做,借演習之機,調兵譴將,一旦準備齊備,再發動突然襲擊的軍事欺騙戰例,在軍事歷史上,是屢屢上演的,難道朝鮮心裡就一點也不害怕嗎?
就軍事實力而言,朝鮮好比是中國武術散打比賽場上的六十公斤級別的選手,而「山姆大叔」則是九十公斤級別的對手,兩者根本不在一個檔次上。朝鮮要與「山姆大叔」進行「KO」,如果不是腦袋「進水」,就是腦袋「發瘋」。真的要「KO」起來,朝鮮政權被推翻和軍事失敗的命運,是「大機率」的事件。
如果朝鮮過度刺激了美韓,招致第二次韓戰,不但「坑」了自己,可能還要「拖累」中國,給中國「生亂」和「添亂」。
那麼,此時的朝鮮,最應該做的,就是「老老實實」,循規蹈矩,韜光養晦,不要刺激美韓,不要惹事生非,不要去主動「討打」。此時的美韓大規模軍演,好比是一條瘋狗,在「汪汪」狂吠,正想找藉口、找機會「咬人」,一旦「咬」上一口,就可能要傳染上「狂犬病」,那是「無藥可治」,最終是要死人的。因此,聰明的人,是會選擇趕緊躲開「瘋狗」的,防止被「咬」。
所以,朝鮮當前最明智的做法,是停止繼續核試驗,回到「六方會談」的桌子上來「喝茶」,這總比「吃槍子」舒坦。
當然,美韓也不要「得理不饒人」,真的以為自己能夠穩操勝券。對朝開戰的後果,是「災難性」的。《紐約時報》稱,平壤在離首爾三十英里的地方,部署了成千上萬的火箭炮。只需一次報復性的炮擊,就可讓韓國傷亡慘重。更可怕的是,如果美韓沒能在突襲中摧毀朝鮮的核武器,到時候,朝鮮真的給美國在日韓軍事基地「甩」去幾顆,那麼,事情就要鬧的無法收場。到時候,「吃不了兜著走」的,可能就是美日韓三國了。
鑒於此,俄羅斯警告美國,不要小看朝鮮的軍事「報復」能力,不要將朝鮮逼上懸崖、逼上絕境!
目前,只有中國還在努力進行「斡旋」,希望將朝鮮這頭「倔驢」拉回「六方會談」的桌上。中國王毅外長為此提出了「雙暫停」和「雙軌路徑」的外交和談思路。
值此朝鮮半島「火藥味」濃烈之際,美國國務卿蒂勒森訪問了日韓,3月18日又來到了中國。顯然,朝鮮問題,將是他此行的「重中之重」。
希望蒂勒森先生的中國之行,能夠聽從我們的建議,熄滅心頭之火,「化干戈,為玉帛」,為朝鮮半島的和平穩定,做出貢獻,不辜此行。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45364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