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已陷入半島問題兩難境地!三大理由表明中國才占據主動權!

作者:峰華正茂;圖片來自網絡

3月18日,美國國務卿蒂勒森如期抵達其亞太之行的最後一站——北京。這也是特朗普政府里首位訪華的高官,在此之前,蒂勒森分別訪問了日本和韓國。鑒於東北亞局勢已成「死結」,蒂勒森此行備受國際關注。

日韓之行,我們看到蒂勒森放了不少「狠話」,為鞏固和增強與日韓的盟友關係起到了很好的粘合作用,也看到了日韓政客「卑躬屈膝」的極盡諂媚之能和小人得志的洋洋得意之態。這讓蒂勒森的北京之行目的意義何在顯得撲朔迷離。

眾說紛紜之下,蒂勒森的到訪亮明了美方的真正態度,即中美關係一直是非常積極的關係,建立在不對抗、不衝突、相互尊重的基礎之上。至於韓日期望的美中關係惡化甚至衝突對抗、韓國寄希望於美國「兄長」給撐腰評理,停止中國方面的經濟制裁成了「黃粱美夢」。美國為韓日畫下的「大餅」非但沒有充飢,反而有點噎著的意味,一時間想看美中笑話的韓日來了個一百八十度轉折——成了笑話。

當然,我們也必須看到談話中蒂勒森再次表示局勢處於「危險層級」。 這分明就是假裝無辜地說「我們有與你們和平共處的美好願望,但是朝鮮問題讓我們不得已而為之」,將這「燙手的山芋」丟給了我們。

很多人認為博弈之下美國占據上風,並有步步緊逼和敲詐勒索的企圖。但在筆者看來,作為半島危局和「薩德」入韓的始作俑者,美國已然陷入了兩難的境地。如果應對得法,我們不僅要告訴美國休想「甩鍋」,更能在這場博弈中占據主動。理由有三點。

一是薩德還沒有「生米煮成熟飯」。中國有句古話叫「行百里者半九十」,薩德入韓的阻力越到最後越大。其X波段雷達2000公里的探測範圍中俄絕不容忍,而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技術的提升,很難說美國人能不能將探測距離擴大到4000(概數)公里以上,那無異於直插中俄的「心臟」!中俄一定會不惜一切代價應對,美國再不作出讓步,韓國註定由「水深火熱」轉為「滅頂之災」。而要知道,薩德部署是歐巴馬執政時期的戰略,特奧貌離神也離,特朗普未必冒險。

二是半島局勢的僵局。美韓「鷂鷹」「關鍵決斷」軍演「盛世空前」,但朝鮮卻並不「感冒」,依然我行我素。蒂勒森暗示對朝發動先發制人恐怕只是「走夜路吹口哨——壯膽兒」。要知道,如何清除朝鮮核力量本就另美國十分頭疼,而一旦引發核戰爭,那無異於讓自己陷入國際輿論譴責的漩渦。鼓吹「民主、自由、人權」的美國卻用「屠刀」殺害萬千手無寸鐵的韓、朝百姓,那不是將自己與世界孤立起來?美國人絕不會幹這種蠢事。

三是中美經濟的合作。特朗普上台之前對中國措辭強硬,但當其真正帶著「復興美國」的夢想走上執政舞台、成為一家之主後,才發現「柴米油鹽貴」。可是,因更多國家認清了美國本質,繼續滿世界「剪羊毛」搜刮利益和不斷製造地區衝突從中漁利的方法已經不再奏效。特朗普尋了一圈才發現美國不能缺中國這個經濟上的合作夥伴,否則,繁榮之下卻暗流涌動的美國社會將會因為種族矛盾等諸多問題的激化而崩塌,特朗普絕不會做這個歷史罪人!

所以,蒂勒森此訪與中國高層的面對面「應該還是聚焦合作的」。 美國以為朝鮮就如「」孫悟空」怎麼都跳不出他「如來佛」的手掌心,失算了;美國以為勤勞善良的中國人民被虎狼咬一口不是事兒,也失算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45347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