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日趕美?這次仿佛裝了馬達往前跑的是中國的專利申請。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根據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的統計數據,2016 年中國提交的專利申請數量達到 43000 件,取得了 45% 的增長,有望在未來的兩年內超越日本和美國成為國際專利申請系統(International Patent System)的最大用戶。
其中,中興通訊和華為作為中國最大的兩家電子通訊設備製造商,位居中國企業專利申請的最前列。自華為和中興分別從 2000 年和 2002 年開始申請國際專利以來,他們的專利申請增長迅猛,穩居世界前列。
來自劍橋大學科技管理研究中心的 Frank Tietze 表示:
這兩家中國企業仍在與國際上的其他競爭者們展開激烈的爭奪,他們不斷地申請、申請、再申請,由此建立起一個龐大的專利池,以獲得與競爭對手談判時的籌碼。
據悉,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的分析涵蓋通過專利合作條約進行的國際申請,比起國內的專利申請質量更高。按照目前的發展趨勢,中國有望在今年超越日本,並在兩年內取代美國成為國際專利申請系統的「龍頭老大」。
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負責人 Francis Gurry 提到:
來自中國的專利申請占據了國際商標和專利申請增長的大部分份額,中國正不斷從『中國製造(Made in China)』向『中國智造(Created in China)』的方向轉變。
除了中國,亞洲的其他國家也在「專利申請戰」之中越戰越酣。儘管略遜於中國,但來自日本和韓國的國際專利申請增長速度還是比大部分歐洲和北美的企業要快得多。據統計,2016 年亞洲的國際專利申請占據全球總份額的 47.4%,相比之下,歐洲和北美的份額分別為 25.6% 和 25.3%。
Gurry 指出,雖然日本國內的專利申請頹勢已經持續了八九年,但其國際專利申請依然保持了強勁的增長勢頭,「日本有一套非常明確的戰術體系,他們專注於專利申請,並儘可能地把最好的發明創造推廣出去。」
相比之下,美國的國際專利申請卻日漸式微。從 2000 年開始,美國的全球專利申請份額就在不斷減少,彼時能拿下 34% 市場份額的美國,現在卻面臨被後來者取代的危機。Gurry 指出,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政策將有可能進一步對美國的智慧財產權政策和實踐產生影響。
你可以說特朗普總統代表著傳統的房地產、製造業和能源行業,但美國從整體上來說還是以科技為導向的。儘管貿易保護主義已經開始抬頭,但我還是驚訝於在這些方面發生的巨變。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45117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