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國「長征七號」運載火箭曾搭載新型衛星「傲龍一號」,其目的是為了清除太空垃圾。一年過去了,儘管「傲龍一號」的出現並沒有出現對其他衛星惡意攻擊的現象,卻仍然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關注。美國專家甚至認定稱「傲龍一號」有抓捕別國衛星的能力,並要求中國公開有關「傲龍一號」的實驗信息。事實上,中國早前就已經對外公布了「傲龍一號」的軌道參數,並沒有存在威脅到其他國際利益的軍事用途。因此,真正讓美軍有所忌憚的其實是「傲龍一號」上面搭載新型太空機械臂。在平常的日子裡,機械臂的功能僅僅是完成報廢太空飛行器和碎片的回收工作,但如果考慮到空天爭奪戰,美軍的擔憂也就不無道理了。
眾所周知,美日在中國周邊布置了大量的衛星。如果「傲龍」在執行任務中,一不小心,或者是誤把美日的衛星當做太空垃圾收走,或者把衛星推入了自毀軌道中,那美日可就真的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了。要知道,美日一直仰賴這些衛星監控中國的動向,「傲龍」系列的出現難免讓兩國心驚。另一方面來看,美軍喊話中國要求公開「傲龍一號」的全部實驗信息,也驗證了機械臂的先進性。畢竟能讓美軍急得摸不著頭腦,只能空喊叫囂要求公開信息的武器並不在多數。
機械臂本身並不神奇,它不過從是現代機器人身上剝離下來的一個部件,日常生活中也隨處可見。但將其搭載成太空機械臂可就沒那麼簡單了,這也就是為什麼日本雖在機械臂領域可獨當一面,但提到在航天方面的應用時,就不免敗下陣來。中國設計的機械臂結構,首先根據任務需求,採用一種輕量化低功耗的整體方案,設計的採樣機械臂具有 4 個自由度,各關節為旋轉關節,關節之間用空心連杆連接,接著確定機械臂的各關節結構。該設計方案將攝像頭導航需要的桅杆和機械臂合二為一,同時還設計一種機械鎖定裝置確保導航結構的穩定性,大幅降低了質量和能耗。
航天級的實驗機械臂,不僅需要其性能達到非常高的精度,重量也是一個大問題。還要考慮到各個元件抗輻射、耐低溫、抗老化的能力等等。這不是小孩子玩過家家,幾個小廠家就能完成的,至少需要上千個配套廠家之間相互配合,各個部門相互聯繫才能做成的偉大藝術品,這也是只有大國才能炫的技。這也就難怪美日兩國如此緊張了。
一直以來,在航天方面,美國都把中國視作最大的潛在競爭對手。中國不僅僅在載人飛船、空間站和反衛星飛彈方面展示出了相當的能力,還把自主在軌捕捉太空飛行器技術給修煉到家了,這下美國是真的急了。原本真正掌握自主在軌捕捉太空飛行器技術的只有美國,如今憑空冒出來個中國把它「世界唯一」的帽子給摘了,美國的急躁除了出於自身地位問題的擔憂以外,更多地來自於這項技術本身。畢竟只有真正擁有它的人,才知道它有多可怕。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