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方收禮後對華「搞突襲」:竟要求取消「反制薩德措施」

這是一條令人絕望的新聞。在慕尼黑舉行的「G20非正式外長會」上,中韓雙方就「薩德」問題進行溝通。面對「2017年度暫停進口某國原產煤炭」的厚禮,韓國方面沒有領情。韓國外長尹炳世受訪時公開表態:呼籲中方取消「反制薩德措施」,還暗示這考驗中方「反保護主義」基調的真誠度。韓方的得寸進尺與不知好歹,令「海外探客」想起一個詞:Fuc-Korea。

對於韓方這種嘴臉,其實探客並不感到意外。因為事實情況就是兩國都已經沒有什麼退路可選。根據媒體報道,樂天集團在壓力下決定出讓星州郡一處高爾夫球場作為「薩德」用地,為此不惜付出遭到大國國民「抵制」的代價。而這也表明,在美國前後兩任防長的催促下,部署「薩德」的進程在加速。韓國的「鷹派」一直認為:大國不應對「現實的威脅」熟視無睹,而對「虛擬的威脅」斤斤計較。在韓國民間,支持「薩德」的民眾已經超過半數,而激起的抗議主要是因為那些民眾不想讓「薩德」部署在自己家鄉,並非真的反對韓國當局的強硬政策。

大局已經很難扭轉。問題是韓方為何選擇這樣一個時機發布這麼一份蠻橫和強硬的表態。「海外探客」認為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韓國當局想火中取栗、趁亂牟利

考慮到韓國檢方依舊扣押三星「太子」,提審朴槿惠已經提上日程,韓國當局作出如此「出格」的舉動,無非是想將事態攪得越亂越好,留給新政府一個無法收拾的爛攤子,這樣才能繼續發揮作用。探客發現,在總統大選的民調中,代總統黃教安的支持率雖然有所提升,但與排名第一的文在寅仍然有差距。如果在此時發生比較激烈的地區衝突,那麼從穩定政局的角度看,黃教安將獲得施展的空間。二戰時羅斯福總統之所以能連任三屆,就是出於對戰事的考慮。而一旦半島此時生事,代總統的表現又異常出色,那麼很可能將逆轉選情。

退一步講,即使大國沉住氣、按兵不動,也對韓國當局有利。因為在國際場合公開「羞辱」大國後沒有任何損失,怎麼看都是加分的外交行動。發生在馬來西亞的謀殺案依然撲朔迷離,背後的操縱者本來以為會引起軒然大波,但在幾大勢力的控制下,沒有發生預想中的風暴,這對韓國當局來說應該是個意外。探客一直堅持的觀點就是:新聞曝出的信息肯定不是全部,甚至只是極小的一部分。真正掌握信息的是那些「沉默者」。等到一切塵埃落定,才會逐步將事情的原委公之於眾,更可能的情況是,永遠不會公布。譬如甘迺迪總統遇刺案,對於公眾來說是個世紀之謎,而對於知情者來講,真相早已水落石出,只不過不能講而已。總而言之,穩,對新總統有利,亂,對代總統有利。

二、在國際場合公開喊話是讓大國「下不來台」

或許是明知這樣下去肯定不會贏得大選,如今韓國當局作為「臨時工」,不憚於得罪大國,也幾乎不考慮長遠的政治規劃,只想在短短几個月的時間裡掀起點波浪,撈取一些資本。

韓國這些政客對內宣傳的核心就是「已經看透中方的底牌」。探客在原創文章《韓國對華發起2波「魅力攻勢」,同時與美軍搞「先發制人」》里指出,韓方一方面對中國遊客百般獻媚,一方面又與美軍搞「4D作戰概念」,無非是想在侵害大國戰略安全利益的同時又享受大國帶來的經濟好處。只要兩者互不影響,在韓國內部就不會遭受阻力。壞人想生活在一個沒有報應的時代,某些國家也是如此。

韓國外長尹炳世這番自以為「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說辭,貌似「突然襲擊」,實則是蓄謀已久,目的就是讓中方下不來台,通過在國際場合施加壓力,促使大國在「反制薩德」一事上有所收斂。「海外探客」分析,韓方的目的就是要挫一挫大國的銳氣,哪怕大國稍有鬆動,回國就能大肆炫耀。如此這般往復循環,給選民打造一個「不畏強權」的印象,即使這次大選沒戲,也能對新政府產生牽制,令其不敢過於對華表示親近。

三、南北雙方都在損害大國戰略利益,要讓其永遠分家

事實上,東北亞的局勢之所以出現反覆和惡化,脫離了六方會談的軌道,主要就是因為雙方合力的作用。南北雙方沒有一個是好東西。一方拒絕簽署停戰協定,動不動就拉著美軍搞威懾性軍演,讓美軍航母在大國的家門口游弋。另一方則是拒絕開放式的經濟改革,在核武化的道路上狂奔,以為有了這個武器就罩上了「護身符」。

即使從歷史上看,也不能令雙方的目標得逞。探客堅定認為,不能讓東北亞出現一個統一的「親美國家」。讓其保持永遠的分家狀態,就是對其最好的報復。從現在看,雙方都出現了「集統」的苗頭。一方的武器是普世價值與人道主義,另一方的撒手鐧是民族主義與合法性。可是細究起來,誰都沒有必勝的把握,只能是讓鄰人跟著遭殃。

在處理國際關係中,國家利益是第一位,不可能要求大國真正一碗水端平。美國做不到,俄羅斯做不到,憑什麼要求亞洲最大國家去當傻子!縱觀歷史上的幾個霸主,其真實面目無一不是強盜。亞洲最大國家如此委曲求全、顧全大局,幾乎已經到了極限。如果被欺負後仍然一忍再忍,恐怕對人民都不好交待。如果善意被當成軟弱,那麼只有亮亮寶劍。一句話,要做好最壞的打算,做好戰爭的準備。忍無可忍則無須再忍。最後警告韓國一句:真打起來,不許哭!(完)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44649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