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載10萬噸當量核彈頭 部署地距我國僅90餘海里 美國管不了

題圖:韓國「玄武-2」巡航飛彈測試圖 其C型增程後射程高達1500公里

遠程攻擊能力,這是很多國家都夢寐以求的打擊戰力。有了遠程打擊能力,不僅僅可以對敵方隨時發動致命一擊,還是有效的的威懾能力。不過,一般只有大國才擁有這樣的能力,比如,美、俄、中等國,印度也在努力構建這樣體系。可在亞洲還有一個國家並不起眼,可同樣具備這樣的打擊能力,那就是韓國!

韓國基於「奈基」地空飛彈改進的「玄武-1」地對地飛彈 右下角為M7地對地飛彈

說起韓國的遠程打擊計劃,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就進行醞釀。首先利用從美國進口的「奈基」地空飛彈進行改進,最終發展出來了180公里的地對地飛彈。這個思路很類似中國的「紅旗-2」地空飛彈改進出M-7彈道飛彈,作為彈道武器入門是沒有問題的。而此時美國發現了端倪,直接給韓國套上了《遠程飛彈及其技術控制》這個框框,限制了韓國在彈道飛彈技術上的發展。這導致了韓國開始研發了規避這一文件的巡航飛彈,「玄武-3」巡航飛彈。該型飛彈一共分ABC三型,C型最遠射程可達1500公里。而後,韓國積極參與到跟俄羅斯聯合研發「羅老」號運載火箭的過程中,與俄羅斯建立了技術合作關係。正是在這期間,韓國克服諸多難題成功研發出來了「玄武-2」飛彈。原本「玄武-2」是跟「玄武-3」同步研發,可「玄武-3」的研發進度甚至前期快於「玄武-2」。而從韓方公布的照片來看,其「玄武-2」飛彈跟俄羅斯的「伊斯坎德爾」M戰術地對地飛彈非常類似,這不由得引得美方懷疑韓、俄在飛彈技術上交流已經到達了戰略層級。

僅從外觀來看 玄武-2 跟伊斯坎德爾M之間頗有些「淵源」

因此,當韓國方面一再要求提升自己的彈道武器的運載能力和射程時,美國方面始終不鬆口。美軍絕對不希望看到韓國具備自己獨立的遠程打擊能力。不過,韓國此時發揮自己「軟磨硬泡 油鹽不進」的戰術,連續張開多輪談判並藉助多次發生意外事件給美方施壓,最終迫使美方代表最終妥協,讓韓國的彈道飛彈射程從300公里提升到500公里,其中300公里射程下,彈頭搭載載荷重量1.5噸。而為什麼韓國人會要求彈頭重量1.5噸?如果在這個基礎上進行減量發射,在載荷300公斤時,射程最遠可達800到1000公里。哪怕500公斤的當量,射程也會在500公里到800公里。而500公斤的載荷更是國際公認的核武器小型化的門檻...不得不說,韓國人在談判方面頗有一套。而如果按照這樣的趨勢下去,實際上韓國的發展速度甚至要遠超日本,在遠程打擊領域已經逐步脫離美國的實際控制,美國人這次還真管不了了!

僅僅有了玄武-2和玄武-3 韓國的遠程打擊體系其實已經組成

而且,現在韓國底氣越來越足,尤其是可以躲在了美軍」鐵傘「之後,從默默發展自己巡航飛彈和彈道飛彈,轉而開始多次公開展示自己的精確打擊能力,在這一點上日本都難以企及。2015年6月3日,韓國宣布試射成功射程500千米的彈道飛彈,這代表著韓國遠程打擊體系技術上其實已經不存在任何阻礙。還有就是上面說的到的最大射程可達1500公里的「玄武-3「巡航飛彈,由於韓國的西海岸距離我國山東省僅93海里,而且韓軍在此也有基地可供使用。如果」玄武-3「發射車在這進行發射,最遠可以打得到我國的西安!而以實際半徑劃分,則我國的東北區域全部被韓國的」玄武-3「巡航飛彈射程所覆蓋,這無疑是相當危險的情況。

韓國研發核技術並不存在太高的門檻 畢竟能夠自主開發民用核電站

而隨著美國最新式飛彈系統的入韓,等於韓國成功進入到了美國的「鋼鐵保護的蒼穹」之下,大可不必擔心周圍的中近程彈道飛彈打擊。這樣,等於韓國自己既擁有「矛」也擁有了「盾」。只剩下突破核門檻了。只要突破核門檻,韓國要進入世界「大國」俱樂部的也是指日可待。而韓國在歷史上至少進行過2次核武器的研發,要不然美國及時介入,早就突破了。我們可以按照印度的現在水平太推算未來韓國的核能力:如果按照「玄武-2」的1.5噸的彈頭質量,對比印度實爆數據來看,大約會在2到10萬噸TNT當量左右。這也意味著,如果徹底放開韓國的核武器研發,其實際轉化能力不會弱於日本,甚至比日本推進的更快,這才是更值得我們的警惕的!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44424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