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突破7000米級下潛深度,標誌著我們國家在世界上99.8%的海洋,都有到達的能力,能把我們的科學家運載到海底,進行科學試驗,對我們建設海洋強國,將有里程碑意義。然而,這一成果的取得,卻讓美國感到心慌。
美國感到心慌是有著深層次原因的。《紐約時報》報道稱:海床上不僅有價值萬億美元的礦產資源,同時還具有重要的情報價值,如傳遞外交通訊的海底電纜、丟失的核武器、沉沒的潛艇和大量飛彈試射後落入海中的彈頭。「儘管一個袖珍潛水器並不能打開所有這些寶藏,但它使中國具備絕好優勢去設法得到它們。」
長期以來,世界各國特別是美國在發展軍事力量的過程中,很多武器裝備都遺失在海底。據美國《思想絨毛》雜誌報道,冷戰期間,美國軍方至少丟失8枚核武器,多數是遺失在海洋深處。這些丟失的武器裝備,代表著美軍的科技水平,深藏著其軍事秘密。然而,由於各種原因,很多卻沒有及時打撈出來。
美國海權論者馬漢曾說:海上力量決定國家力量!當前,我國蛟龍號有40%的零件是進口的,隨著其國產化率的不斷提高,其功能將會進一步得到優化,其在深海開展科學研究、資源勘探的能力會進一步得到提升,同時外界對中國蛟龍號潛水器的猜測或許會更多。
欲知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頭條號「武器風暴眼」,她將帶您感觸武器背後的別樣世界。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