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被稱為天眼,是因為其中站得高看得遠。當前發達軍事大國對衛星的依賴度已經無以復加。而偵察預警衛星和信息通訊衛星已經可以完全決定戰役和戰爭的勝敗走向。戰略學者指出,軍事大國對衛星的依賴會引發新一輪的太空軍備競賽。同時也將進一步催生各種技術水平的反衛星和太空戰遏制手段,未來軍事大國之間在衛星戰和太空戰領域經過競爭磨合後會傾向於達成互利的妥協。
當然在類似於互不攻擊對方衛星的協議達成之前,實現各國的衛星的技術發展平衡還是先決條件。如果一方和多方的衛星技術與強勢主導方的差距很大,那麼競爭和潛對抗仍然不可避免。五角大樓的專家指出,中國和印度等後起太空大國,都在致力於高端衛星的研發和應用能力建設。其中中國的成就最令世界矚目。除了相當惹眼的太空發展和探索項目之外,一些新型衛星的發射應用就有利於提升中國的軍事實力。
這其中就包括地球同步軌道上的彈道飛彈戰略預警衛星體系。而在中國之前只有美國和俄羅斯擁有這種技術能力。其關鍵在於可以全天候分秒不停地監視對手的戰略飛彈發射陣地,為己方反導體系最大限度的提供預警和攔截反應時間。另外中國會發射多組凝視衛星群,對關鍵海域的軍事動態實施全天候監控,並為中國的東風26和東風21丁反艦道飛彈提供打擊目標數據並引導打擊。
美國的軍方智庫曾一度懷疑該領域中國衛星技術的真實能力,而中國方面也不時的公開一些關鍵衛星的信息和圖片。但近期公布的一段「吉林一號」衛星拍攝的視頻,卻令美軍真坐不住了。該視頻拍攝到的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機場畫面中可以清楚看到機場實時調度情況。據悉「吉林一號」組星由4顆小衛星組成:主星「吉林一號」光學A星重420公斤,解析度為全色0.72米;1顆重65公斤的靈巧成像驗證星,解析度優於5米;2顆分別重95公斤的搭載星——靈巧成像視頻星,可以拍攝4K超清視頻,解析度為1.12米。
外媒稱相關報道分析指出,這個級別的解析度,完全可以「直播」軍港、機場等要地的實時調度情況,也足以識別重型武器裝備的型號。足以看清300多米長的航空母艦輪廓,直接判斷目標屬性,甚至可以區分驅逐艦和護衛艦。應該說,這次美軍卡爾文森號航母從本土母港萬里奔襲西太戰略海域的行動,在出發時就會被中方嚴密監控,並有能力對其實施全程實況直播。
實際上中國在去年四月份已經公布了吉林一號拍攝的美國費城海軍造船廠照片,照片中整個船廠都有一覽無遺,可以清楚地看到停泊在碼頭內的美軍驅逐艦和航空母艦。實力真不是吹出來的,就連美國戰略專家都發出感慨,之前的確是低估了中國高科技裝備發展能力,並承認中國的太空技術正在高速接近美俄的水平。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