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仲裁鬧劇落幕,美國送給中國6個「大禮包」

你逗我呢?南海仲裁這場鬧劇,看上去中國都成「輸家」了,哪裡還有什麼「大禮包」?

有些事就是這樣,故意給別人設下的套,到頭來卻圈住了自己。在南海仲裁這個舞台上,美菲費力搭台,卻是給了一個機會讓全世界看到更加真實的中國;同時,也讓中國人更清醒地認識到了面臨的風險挑戰,以及國際政治的現實。

從這個意義上說,美國至少送給中國6個「大禮包」。

南海仲裁案,讓全世界認清了——

1、中國像彈簧,你越壓,我越強

7月8日,中國海軍在南海舉行實兵對抗演習,圖為飛彈護衛艦運城艦發射反艦飛彈。

近年來,從東海到南海,一些國家總想在主權問題上挑戰中國底線,可事實上每次都沒能占到便宜,反倒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就拿南海仲裁來說,有些國家想通過所謂法律仲裁,逼中國放棄主權,結果中國壓根兒不care,裁決反成廢紙一張;有的國家幻想通過「秀肌肉」逼中國就範,結果中國不但沒被嚇到,反倒針鋒相對,南海、東海、北海三大艦隊戰艦齊聚南海來了場盛大軍演。這還遠遠不夠,中國還「加送」了美濟礁和渚碧礁兩個新機場,是鐵皮航空母艦厲害,還是不沉的航空母艦厲害,一看都能明白。

事實已經無數次證明了,外部壓力越大,中國的反彈力就越大。雖說都明白握手比攥拳好,掏心比掏槍好,但中國有著自己的原則:朋友來了有好酒,敵人來了就只有獵槍。在主權這個問題上,誰也不要再指望中國會吞下苦果。

2、所謂的「中國威脅論」,就是「威脅中國論」

資料圖 美菲聯合軍演

隨著中國的快速崛起,美國等國開始處心積慮地兜售「中國威脅論」,似乎一個不斷壯大的中國必然將成為世界和平的威脅。

一個多次裁減軍隊員額、從不肆意插手別人家事務的國家,怎麼可能威脅世界?又會威脅到誰呢?這個「鍋」中國可不背!

此次南海仲裁鬧劇,反倒讓全世界都清楚地看到是誰在威脅誰。中國不但沒有威脅別人,反而遭受了一些國家的威脅。那些屢屢以「小國」、「受害者」姿態博取同情的國家,真的可憐嗎?背地裡乾的都是蠶食中國合法權益的事,「中國威脅論」的實質其實是「威脅中國論」。

3、中國人不是一盤散沙,挑戰越大凝聚力越強

4月5日,我國在南海渚碧礁燈塔投入使用。新華社記者 邢廣利攝

「一個中國人是條龍,一群中國人是條蟲」,在某些外國人眼中,中國人是盤散沙不堪一擊,但這次南海仲裁案之後,他們還會這麼看麼?

如果現在還有國家天真地認為,通過聯合遏制中國,就可以摧毀中國人的意志,那肯定要失望了。中國人向來不缺乏愛國熱情。實踐無數次證明,越是在苦難和挑戰面前,中國人越是團結。

現在早已不是開著幾艘軍艦就可以在中國橫行霸道的時代了,這個國家不僅已經有了強大的經濟和軍事力量,而且整個中華民族在精神上也已經做好了準備。所有針對中國的外部挑釁和壓力,不僅不會讓13億中國人產生裂痕和分化,反而只會讓他們更加堅如磐石。

南海仲裁案,讓中國人明白了——

4、國際形勢複雜多變,堅持走自己的路不能變

中國對南海諸島的主權不會因一場鬧劇而改變,但可以預見,以後不管是南海局勢,還是國際形勢,都會變得更加複雜。

這很正常,大可不必擔憂。歷史上沒有一個大國是不經過磕磕碰碰就實現崛起的,希望天上掉下來一個大國地位,根本不現實。

圍繞地緣政治的鬥爭是國際政治生活中的常態。無論是南海爭端還是中日關係緊張,這些都是中國和平崛起過程中必經的「成長煩惱」。問題的關鍵是,我們有沒有能力面對這些挑戰。

形勢越複雜,越要不受外界干擾;困難越多,越要保持戰略定力。堅定不移地走中國自己的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只有這樣才能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台。

5、「自由」「安全」聽起來很美,背後只是美國私利

7月1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中國堅持通過談判解決中國與菲律賓在南海的有關爭議》白皮書,並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新華社記者陳曄華 攝

無論是慫恿其他國家在南海「折騰」,還是派航空母艦、戰略轟炸機闖入南海「親自出手」,美國打著的旗號無非是「航行自由」。

可實際上,南海「航行自由」從未受到中國威脅,就算是在勘探出南海蘊藏著豐富的資源,周邊一些國家先後侵占了我部分島礁之後,各國行使航行和飛越自由、各國船舶經過南海也沒任何問題。

那美國費這麼大勁圖啥?顯然不是為了所謂的航行自由、半島安全。歸根結底是借推行「航行自由」之名,行推進「亞太再平衡」戰略、遏制中國崛起、爭地區主導權之實。在「自由」「安全」這種貌似高尚的標籤背後,兜售的不過是美國全球海洋霸權的私貨。

這場景怎麼這麼眼熟?美國說,我們要傳播「民主」,然後把一些國家搞得長期在經濟困頓、民生艱難、政局動盪的漩渦中掙扎;美國說,我們要維護「安全」,然後把自家的軍艦布置得遍布全球;美國說,我們要保障「人權」,然後煽動某些分裂勢力不斷給別的國家挑事。一些價值觀聽起來很美,可是背後的實質無非是美國私利。

所以,有些說辭不能輕信,認清本質、拋棄幻想、面對現實,做好必要的準備,這才是我們應有的態度。

6、一句話,唯有發展以自強是硬道理

7月13日,中國南沙美濟礁渚碧礁新建機場試飛成功。

在南海問題上,美國為什麼敢跨越太平洋來「指手畫腳」?道理不難理解,因為美國是世界第一強國。

這個道理給我們的啟示,不在於強大以後就可以在國際上耀武揚威,而在於國家唯有強大起來才能不懼風險挑戰。

假如說現在中國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擁有世界最強的軍事力量,那些國家在南海問題、釣魚島問題上還會像今天這樣明目張膽嗎?所以說,歸根結底還是那句話:「發展才是硬道理」。

令人慶幸的是,當前時與勢都對中國有利。經濟上,中國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發展方式轉型升級正穩步進行;政治上,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黨風政風明顯改善;外交上,亞投行、一帶一路順利推進,中國的國際話語權顯著提升……

可以說,現在正是中國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對於那些試圖打亂中國發展節奏的「噪音」,我們絕不能上當,要抓住寶貴機遇發展壯大。

中國人,不要讓這種「被欺負」的憤怒止於一時的揮揮拳頭、過過嘴癮。國家的強大不是喊出來的,是做出來的!願每一個中國人,每天都踏踏實實地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也齊心聚力實現民族的夢想。

請記住:「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國;你怎麼樣,中國便怎麼樣;你是什麼,中國便是什麼。」加油吧,為了你,和你的中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43551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