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的糞便去哪裡了?了解清楚後,整個人都不好了

懷孕後,准媽媽的好奇心都還真不是一般的重,最近看到媽媽群里有一個討論的很熱門的話題,就是:胎兒的尿液和糞便都去哪裡了?不會真的是被胎兒自己給吃掉了吧?這畫面太美,我不敢看啊~

大家都知道胎兒在母體裡面也是要吃東西,吸收營養的,那既然有吃進去的,肯定就有要排出來的,不然不符合生態規律呀,可是,胎兒是怎麼排便的?排出來的東西又去哪了呢?這是一個值得大家深究和思考的問題。

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初聽會讓大家覺得特別的噁心,反胃,超級受不了,但是仔細思考之後,卻又覺得,這樣的情況,對於幼小的胎兒來說,確實也算是在情理之中。

對,沒錯,相信自己,勇敢堅強的把你猜想到的答案吼出來吧:胎兒的糞便是被他自己吃掉喝掉的!現實就是這麼的殘忍,這麼的不留底線。但是,我們也不禁會去猜想,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胎寶寶的生長環境。在一個溫暖舒適的小房子裡面,充斥著像溫泉一樣的令人神往的液體,這就是子宮和羊水,這樣的環境對於胎寶寶來說,簡直舒服的不要不要的了。既然是在媽媽的肚子裡面,那自然不能像成人一樣的自己用手吃喝,那麼寶寶的營養是怎麼獲取到的呢?

對啦,就是通過一根長長的跟媽媽身體連接的帶子,帶子的那一頭就是寶寶獲取營養的大本營,胎盤,胎寶寶生長所需要的各種營養和在媽媽肚子裡面所呼吸到的氧氣,都是由這兩個傢伙給提供的,一個就是胎盤,另外就是這根常帶子,也就是我們大家所知道的,臍帶!

有了營養傳輸系統,胎寶寶的吃喝就不成問題,當胎寶寶吃飽喝足之後,就該產生排泄物了,那麼這些排泄物是全部都讓胎寶寶自己又給吃掉了麼?那肯定不是的。其實,大部分的排泄物會再次通過傳輸系統,期待和胎盤,傳送給媽媽。

說到這裡,不得不慨嘆一下,真的是世上只有媽媽好啊!不僅為胎寶寶提供生長所需營養,還要從胎兒時期就要為小寶寶清理其所產生的排泄物,真是偉大的母愛!

剛才只是說了排便,那胎寶寶會尿尿麼?關於這個問題,已經有學者做過研究,在胎寶寶2個月大的時候,就已經可以產生尿液,而胎寶寶的尿液是直接排入羊水中的,這種情況會一直持續到寶寶出生。隨著寶寶的不斷成長,羊水也會隨著發生改變,會由孕早期清澈透明的液體慢慢變成孕後期稍顯渾濁,顏色也會變得稍白。此時的羊水裡面已經不僅僅只有胎寶寶的尿液了,隨著胎寶寶身體的變化,會有脫落的毛髮,以及胎寶寶的胎脂融合到羊水裡面。

有人會擔心,如果胎寶寶的尿液一直增多,造成羊水過多,那會不會把准媽媽的肚皮給撐破呢?當然不會啦。人體的自我調解機能是非常智能的,准媽媽肚子裡的羊水也會以每小時600ml的速度來進行不斷地交換。以保證胎寶寶能夠擁有一個健康的生長環境。

這個過程雖然聽起來比較噁心,但是實際上也並沒有那麼不堪的。因為胎兒的尿液成分與成人的不同,而且,准媽媽也會經過自身的血液循環,不斷地代謝掉羊水裡面的廢物殘渣,因此,並不需要格外擔心胎寶寶會誤食食物殘渣的問題。

好了,說了這麼多,相信大家對胎寶寶糞便,尿液的去向問題應該有了大致的了解了吧,其實,我們人體的調解和適應能力是非常強的,准媽媽也莫要擔心胎寶寶會誤食自己的糞便,造成什麼不良的後果,這一切都是人類自然發展的結果。是新生命誕生之前所必經的過程。

准媽媽只需養好身體,調整好心態,靜待小寶貝的降臨就可以啦!願天下的媽媽都能擁有健康快樂的寶寶!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43490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