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反移民新政會帶來什麼?看看中國和印度

Alinna ...| 2017-03-01| 檢舉

生活在法律灰色地帶當中的人不是造成問題的原因,而是問題的症狀。針對他們展開驅逐最終可能會深化根本問題,使解決問題的成本更高,更難解決。

特朗普政府頒布的驅逐出境新規,可能會在美國造就一個和其他許多國家類似的底層階級:印度的貧民窟居民;擁有石油財富的波斯灣國家的外來勞工;以及中國的農民工。

如果美國的1100萬無證移民及其家屬被迫陷入這種陰影,其他國家的此類群體可以作為一種警示,告訴美國可能會出現什麼情況。

他們被困在法律體系之外的灰色地帶,極易遭到剝削,包括剋扣工資以及拐賣婦女強迫賣淫。因為他們無法得到正規保護或服務,非正規解決方式就會滋生,為腐敗和黑社會等犯罪活動創造了溫床。

這導致的結果往往正是政府追求目標的反面:社會不是變得更有凝聚力,而是更加分裂;犯罪率不降反升;非法移民沒有被清除,而是隱藏得更深,更難管理。

在美國,無證移民一直生活在困境中,他們按規則是非法的,但往往被容忍。不過,特朗普總統旨在化解這種矛盾的新規則,有可能反而加深它。結果,它可能增加無證移民以及整個社會的負擔。

處於法律邊緣的社區

這種底層階級始於法律和現實之間的差距。

比如,印度的貧民窟通常被描繪為該國與貧困做鬥爭的標誌。但它也表明,印度未能跟上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長。移居到城市的人找不到足夠的買得起的住房,臨時拼湊起向四周蔓延的定居點,它們後來演變為更長期的定居點。

雖然城市往往容忍這些非法定居點——那裡的居民能幫助推動經濟發展——但貧民窟隨時都有被清除的可能。生活在法律邊緣地帶的居民得不到政府的全面服務,往往無法依賴警察的保護。

在中國,居民戶口制度導致約2.5億人成為半永久的城市底層階級。

數十年來,到城市務工的農民工對中國經濟的增長起到了關鍵作用。但是,戶口制度把他們享受政府服務的權利與居民身份聯繫在一起。

結果,2.5億農民工被界定為農村戶口,不能在他們居住的城市享受醫保等基本服務。他們的孩子甚至無法接受教育——城裡的學校只接收有城市戶口的孩子——確定了他們永久性底層階級的地位。

美國的無證移民生活在類似的法律和現實的矛盾之中。居於美國的非法移民多達千百萬之巨,他們常常為當地的經濟繁榮做著自己的貢獻,卻可能因為在錯誤的時間出現在錯誤的地點而導致被驅逐。

以前的政府把重點放在驅逐罪犯上,默許大多數非法移民的存在,是的他們在和政府的基本互動中有了安全感。

特朗普政府的新規將通過急劇擴大可被列為驅逐目標的群體,讓這種安全感消失殆盡,並加重生活在困境中的人們的負擔。

非法行為充斥的真空地帶

製造出一個底層階級,還會催生凌虐和腐敗。中東海灣國家便展示了這一點。

在所謂的「卡法拉」制度下,一個海灣國家的僱主可以單方面決定在建築、家政等行業當非熟練工的外國移民的合法身份和移民狀態,使得這些人必須隨時聽命於僱主。

這一制度雖然是合法的,卻讓外國工人無法受到一套正式法規的保護。凌虐指控屢見不鮮,其中包括剋扣工資、強迫勞動。

調查顯示,當如此多的人處於陰影之中時,社會上的其他人難免要受影響。放高利貸者激增,以容易受盤剝、基本不受監管的勞工為基礎的掠奪性商業盛行,進而還損害本地工人的利益。

美國的非法移民面臨著類似的問題。工人們受到經濟條件的吸引,但他們的非法身份使得政府無法保護他們,也無法以一種能夠公平惠及每一個人的方式,確保對他們的勞動進行監管與課稅。

印度的貧民窟展示了另一個問題:居民如果無法享有基本的社會服務,也得不到司法體制的保護,就需要用別的什麼東西取而代之。急忙跑來填補空缺的常常是犯罪分子。

例如,人們需要電力,但當每一個把電力輸送進城市貧民窟的人從嚴格意義上講都是罪犯的時候,罪犯就會滿足這一需求。排污、電力和基本安全都是如此——基本安全需求可能會催生出收保護費的暴力團伙。

英國布里斯託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講師肖恩·福克斯(Sean Fox)一直致力於城市貧民窟的政治經濟學研究。他說,在拉美國家的一些貧民窟里,幫派「實際上通過打造地盤在他們的社區里發揮著管理功能」。

「某幫派的地盤裡的人,被認為受到該幫派保護協議的保護,」福克斯博士說。

長期以來,美國對移民的限制製造了一個類似的真空。例如,無證移民會在進出這個國家的時候向從事人口販賣的罪犯尋求幫助。

特朗普的驅逐出境新規有可能讓這種真空擴散到美國的大部分地區。如果數百萬無證移民及其家人認為,向警察報案會令他們面臨被驅逐出境的危險,他們便將失去正式的法律保護。只有法律的非正式替代品會保留下來。

這些規則不是加強法治,而是會開拓更廣闊的無法治空間。

當這些系統面臨不可避免的改革壓力時,可以採取兩種做法中的一種:驅逐人口或將他們帶出陰影,但這兩種方法都不容易。

特朗普正在嘗試第一個選擇,但其他國家的類似努力表明,這種做法很少能夠解決根本問題,並可能帶來新的挑戰。

印度的一些官員治理貧民窟的辦法就是簡單地夷平它們,理由是那些建築是非法的。這可能導致政府同居民的衝突以及腐敗現象——開發商和官員勾結起來奪取有價值的土地。

即使貧民窟居民被清除出去,最初令他們落入貧民窟的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城市需要廉價勞動力,但通常不提供廉價住房。這個舉措的效果,就是加重了這個問題的代價,這些家庭被趕出貧民窟這個法律的灰色地帶,過上沒有法律的街頭生活。

從這些努力當中,人們可以得到這樣的教訓:生活在法律灰色地帶當中的人不是造成問題的原因,而是問題的症狀。針對他們展開驅逐最終可能會深化根本問題,使解決問題的成本更高,更難解決。

讓這些社區走出陰影的努力也遇到了問題。

中國計劃到2020年向居住在城市的一億農村移民授予城市居民身份。但是,這遭到了城市社區的反對,他們看到,住房和教育這些本已經很稀缺的資源面臨著他們不想要的競爭。這個計劃將有利於那些能夠證明自己有價值的移民,城市將制定自己的標準,創造更多獨立的社會與法律地位。

系統的本質決定了任何試圖修整它的努力都會打亂既有的平衡。當這種情況發生時,幾乎總是由系統中最脆弱的的環節——貧民窟居民、民工、無證移民——來承擔後果。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43375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