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朋友」「老朋友」「新朋友」 :JCBC你必須看懂的九個字!!

天天好聞| 2017-03-01| 檢舉

「好朋友」「老朋友」「新朋友」 :JCBC你必須看懂的九個字!!

「老朋友、好朋友」,這不是隨便用的稱呼。不過,在這次新中兩國領導人和官員的會面中,這個稱呼多次用上。

新加坡與中國兩國高級別年度會議——新中雙邊合作聯合委員會(Joint Council for Bilateral Cooperation,簡稱JCBC)會議經歷一陣延宕之後,終於在2月27日召開。我國副總理兼國家安全統籌部長張志賢率七名部長訪問中國三天,並參加JCBC。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國副總理張高麗與張志賢會面時,稱張志賢為「老朋友、好朋友」。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趙樂際也稱張志賢為「老朋友」。陳振聲也說,他與重慶市委副書記張國清互相認識,見面都是以「老朋友和好朋友」相稱。

翻查一下資料,這不是張高麗第一次在與我國領導人會面時稱呼「老朋友、好朋友」。2013年5月,在北京與時任我國副總理兼財政部長尚達曼會面;2013年10月及2015年4月分別在新加坡及北京與張志賢會面時,張高麗都用了上述稱呼。

「老朋友、好朋友」怎麼解?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張清敏在接受媒體採訪表示:「中國人處理外交關係往往從感情、關係出發,羞於談利益,而是代之以朋友的稱謂。」

中國媒體曾引述中國老外交官周尊南說,「老朋友」這一概念並沒有準確的定義,原則是為中國與其所在國關係發展作出貢獻,或者個人與中國交往時間不短,對華態度友好。周尊南還說,「好朋友」並非全是外交辭令,更親切,「對方聽著也高興」。另有報道指出,在中國的外交辭令中,「老朋友」算是很高的評價了。

或許可以這樣理解,只要認識時間不算短,又參與推動兩國關係向好發展,雙方領導人或高官不一定經常見面也可叫老朋友。趙樂際就說,他與張志賢曾多次見面,最近一次是兩年前在井岡山的會晤。領導人和高官日理萬機,時隔兩年再見面當然還是老朋友。

老朋友見面,陣容當然也強大。新加坡方面排除11名擔任政治職務者隨行,幾乎半數內閣部長都出動了,其中包括幾名被視為第四代領導人的政治人物,顯然是希望未來領導人能與中國領導人建立關係,讓「新朋友」都成「老朋友、好朋友」,推動新中關係繼續向前。

當中的七名部長是:貿工部長林勛強、外交部長維文醫生、文化、社區及青年部長傅海燕、總理公署部長陳振聲、國家發展部長兼財政部第二部長黃循財、教育部長(學校)兼交通部第二部長黃志明,以及教育部長(高等教育及技能)兼國防部第二部長王乙康;三名高級政務部長:環境及水源部兼衛生部高級政務部長許連碹博士、總理公署、外交部兼交通部高級政務部長楊莉明、文化、社區及青年部兼貿工部高級政務部長沈穎。國家發展部兼貿工部政務部長許寶琨醫生也隨行。

上述部長當中,有好幾位都是我國與中國設立的七個經貿理事會的新方主席。

張高麗顯然也樂意與新朋友見面。他在與張志賢會面時說,本次參加聯委會會議的「都是老朋友,也有新朋友」,「我特別高興看到有年輕部長,大家都是中新合作的直接推動者。」

除張高麗和趙樂際外,中方登場的有外交部長王毅,中聯部部長宋濤、新上任的商務部長鐘山、中共重慶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國清和天津市長王東峰等等中央與地方重要領導人。

據中國國家通訊社新華社報道,張高麗也說,中方高度重視發展中新關係,願同新方共同努力,積極落實兩國領導人達成的重要共識,「牢築政治互信,加強發展戰略對接,拉緊利益紐帶,夯實民意基礎,深化互利合作」,推動雙邊關係實現更大發展。

JCBC雖遲開 這個春天不太冷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15年11月對新加坡進行國事訪問期間,雙方確立「與時俱進的全方位合作夥伴」關係,將雙邊關係提升到新的高度。

兩國的事業單位、企業等這次簽署了19份合作協議,合作領域也差不多是全方位的,包括物流、資訊科技、水資源管理、生物醫藥等,其中涉足了天津生態城、蘇州工業園區、重慶互聯互通項目和廣州知識城。

遲到好過未到,JCBC雖然延至春節過後才舉行,但總算是開了。一切向前看,就新中兩國關係而言,北京這個春天不太冷。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43342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