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蘇35戰機裝備的117S發動機
【思遠軍事第176期】近日,據美國洛杉磯時報發表文章稱,中俄之間蘇35戰機的交易基本確定,中國空軍在2016年底獲得了首批4加速35戰機,2017年預計會在接收至少10架蘇35,作為一款超級空中大殺器,蘇35是一種令人感到可怕的戰鬥機。不過,有消息稱,俄羅斯為了防止中國仿製蘇35,再出口中國的蘇35戰機上留了一手,對部分關鍵設備進行了加密處理,要求中國必須遵守蘇35戰機的智慧財產權。
經歷多年之後,中國空軍問俄羅斯採購的首批蘇35終於在2016年底到達中國,正式加入中國空軍,這也是中國空軍第一次擁有四代半戰鬥機。這對中國空軍遠程打擊力量,是一個巨大的補充,畢竟中國類似的四代半戰機如殲11D目前還在測試之中,加入中國空軍還是需要2年左右的時間。而且中國航空工業,目前生產這樣的戰機產能並不是完全可以滿足需要,採購蘇35也是一種加快補充產能的辦法。
圖為蘇35戰機
【思遠軍事第176期】作為最後蘇27的改進型,蘇35還是作了相當多的改進,彌補了蘇27原來在設計時遺留得一些致命缺點。雖然蘇35的一些配置從單個性能上面來看並不十分先進,但是經過整合卻可以發揮出總體功效,達到設計方案上的要求性能。比如,蘇35上面配製的無源相控陣雷達,雖然對比有源相控陣雷達,在性能上是不如有源相控陣雷達的。
但是,從蘇聯時代開始就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對無源相控陣雷達進行研製,並在米格31戰鬥機上大規模的裝備了第一代無源相控陣雷達,所以俄羅斯對無源相控陣雷達有著豐富的經驗與製造技術。因此在蘇35這種四代半戰機上面裝備新型無源相控陣雷達,僅從俄羅斯製造技術與經驗來看也是合情合理的。何況無源相控陣雷達的製造成本只有源相控陣雷達的幾分之一,在對經濟緊張的俄羅斯空天軍來講也是一批非常現實的帳。
圖為蘇35戰機裝備的雪豹E雷達
【思遠軍事第176期】從主要性能來講,目前安裝在蘇35上面的「雪豹」E型無源相控陣雷達,在主要性能方面都與世界現役的有源相控陣雷達相差不大。比如在最大探測距離、精度,對多目標跟蹤能力等多方面基本沒有多大的區別。唯一區別在於有源相控陣雷達有上千個T/R模塊,壞了幾個都無所謂根本不會影響雷達性能。而無源相控陣雷達就麻煩了,發射機壞了那麼整部雷達也失去作用了。
因此,俄羅斯學習蘇聯時代二手都要硬的辦法,在投入大量的力量研製有源相控陣雷達的同時,不放棄對無源相控陣雷達的研製。並不斷將最新的科研成果運用在無源相控陣雷達上面,導致俄羅斯無源相控陣雷達的性能一直名列世界前矛,並廣泛裝備俄制戰鬥機,儘可能在主要性能上與西方同代戰鬥機持平,或略有超出。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43326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