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須空中加油航程5300公里,中國殲20輕鬆覆蓋日本壓制美軍

殲20戰機的性能一直眾說紛紜,但有一個共識,那就是寬大的機體賜予了殲20豐富的內油儲量,使得外界普遍認為,在高亞音速巡航,在不進行空中加油,不帶副油箱的狀態下,中國空軍的殲20戰機在航程上,要比美國F-22A猛禽戰鬥機遠500到700公里。

近日更有一組殲-20外掛四個大型副油箱進行試飛的照片發布。據權威分析認為,該油箱容積約為2400公升,按照航空煤油的密度折算成重量約為2噸,四個副油箱可提供8噸的外部燃油供給。

也就是說,按照官方資料公布的殲-20攜帶12噸內油作戰航程3200公里計算,8噸外部燃油可提供2100公里的航程,使得總航程達到了驚人的5300公里!殲-20在內置彈倉攜帶武器,外部攜帶大型副油箱的情況下,無需空中加油即可直飛美軍關島基地,這也意味著,我軍的「關島快遞」業務不僅僅局限於東風-26彈道飛彈,殲-20戰機也可輕鬆執行。即便是不帶副油箱,不進行空中加油,殲-20也可覆蓋日本全境和美軍第七艦隊駐泊地。

如果你認為殲-20攜帶外部油箱僅僅是在作戰航程上做出了突破,那你就大錯特錯了。按照美國軍事專家的分析,中國殲-20攜帶大型副油箱有更深層次的意義,那就是取代易受到攻擊的預警機執行前沿指揮和空中信息節點的任務。從去年美軍F-22A戰機在紅旗軍演中,與-15演練的成果來看,這種可能性極大。軍演中F-22A攜帶兩個大型副油箱,除了發揮自身隱身優勢,擔任破門手的角色外,還持續在戰區巡航,使用自身先進的航電設備為F-15E攻擊鷹戰鬥轟炸機提供目標指示,戰場態勢感知和空中指揮的角色。

因此,美國軍方人士有理由認為,中國殲-20戰機也將充當前沿指揮官,電子情報中心,電子戰反制平台的角色,讓飛行速度慢,目標大,容易受到遠程空空飛彈打擊的預警機和加油機處在二線梯隊。

殲-20寬敞的機腹彈倉和寬裕的機內空間帶來的優勢令美軍十分羨慕,是中國後發優勢的一種集中體現。更大的航程,更多的滯空時間,更先進的航電設備,在一定程度上不但抵消了中國在軍用航空發動機領域的相對弱勢,反而通過合理的設計優化帶來更可觀的作戰效能。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43270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