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強勢的美元可謂是搶足了眼球,而今年美元的走勢可謂是一波三折。川普去年底的美元太強不利經濟一席話,造成今年以來美元應聲走弱,國際美元指數跌破100大關,相反,非美幣貨幣卻表現可觀。
而我們可以看到,雖然台灣經濟增速下滑較快,但新台幣漲勢凌厲,高居第3強貨幣2月24日,新台幣終場以30.650元兌1美元作收,匯價連4升並續創21個月新高,今年來升值幅度達5.31%或1.629元,正好提供民眾結匯良機。
那麼,新台幣為何能夠逆勢走強,成為全球最強勢貨幣?台灣央行為何被迫放手讓台幣匯率「補漲」?傾聽我一一分析。
新台幣成為全球最強勢貨幣
台灣經濟低迷的現狀,大家應該是知道的,先讓我們看一組數據,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預估值上修至1.92%,很大原因是去年太低(2016年為1.5%),這個數字與過往動輒3%~4%起跳的經濟成長率相比,落差還是很大。這也意味著台灣整體經濟表現上,金融面與實體面逐漸脫鉤。資金雖豐沛,但大多只集中在金融資產價格的炒作,未流入實體經濟的生產活動。
在這樣的背景下,出乎眾人意料之外,在過去一年間,新台幣成為全球最強勢貨幣。去年1月21日,在觸及1美元兌33.82新台幣的波段谷底後,台幣上演了一場華麗的反彈秀。截至2月24日早盤,新台幣兌美元價格已強彈至1美元兌30.53新台幣。在美元即將縮表之際,各國貨幣紛紛對美元陷入貶值通道,但台幣卻逆勢對美元勁揚近10%。
此外,台幣兌人民幣匯價也從5.2台幣兌1人民幣升值至4.5兌1台幣;對歐元匯價則從43台幣兌1歐元升值至32台幣兌1歐元;對英鎊更是從波段谷底的70台幣兌1英鎊升值至38台幣兌1英鎊。要說過去一年間台幣成為全球最強勢貨幣絕不誇張。
台灣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日前在Facebook上又放豪言,「有朋友問我要不要換美元?我說台幣比美元更強,何必多此一舉?大家很難想像,台幣換人民幣從5.2左右剩下不到4.5,過去換歐元要43,現在剩下32,英鎊從直逼70剩下38,新台幣不斷變大。」
謝金河稱「過去央行喜歡尾盤作價,今年央行手不那麼積極,彭總裁手也鬆開了,於是新台幣成了全球最強勢貨幣!」
台幣長期遭低估
近十多年來,台灣外貿出超完全高度依賴對我國內地的出超,貿易出超的貢獻占了整個台灣經濟成長的很大部分,大小企業賺進來的錢很少投資在台灣境內,以致於境內的消費力低,內需不振,台灣人的薪資停滯不增已有數年之久。民間若有多餘的錢,很多都著眼海外市場,進行海外投資。在台灣本地的企業,除了實力雄厚的大公司,在中國跨海經營迭有成績之外,其它廠商侷促在島內,業績都相當乏善可陳。台灣的經濟呈現出這種悶局已經很久了,無怪乎台幣長期遭低估。
當前受到國際景氣復甦帶動下,拉動台灣經濟增長的出口數據也出現好轉跡象,去年第四季,季度增長率上調至2.58%;此外,固定資產投資持續擴張所帶動的內需效應也讓台灣經濟出現「由黑翻紅」的跡象。
不過,經濟增長動能復甦雖然為台幣上漲提供了些許支撐,但並不是上漲的主要動能,根本原因還是央行放鬆對台幣的干預措施。
說到台灣央行,就不得不說說這個人,那就是台灣央行總裁彭淮南,他被台灣人民高度讚賞,甚至被評為全球第一人!
自彭淮南接任央行總裁以來(1998至今),這位長年為台灣央行從事外匯操盤的掌舵者憑藉著過人的操盤功力贏得了卓越的名聲。對於出口加工為經濟命脈的台灣而言,如何確保匯率穩定,並在匯兌領域為出口業者提供一臂之力便成為央行從事外匯操盤時所考量的重點。也因此,在彭淮南治下,台灣央行慣性地通過尾盤作價來引導匯率保持弱勢,進而為出口商提供更加緩和的獲利空間。
針對台幣的強勢,財經專家王伯達則認為,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新台幣漲勢遭到壓抑,近期不是新台幣太過強勢,只是恢復一些波動彈性。由於在位19年時間的央行總裁彭淮南即將在明年卸任,之後新台幣波動可能會更為正常化,外銷出口廠商可能得提早因應。
被美國點名操控外匯新台幣走勢格外引人關注
記得去年,在川普出乎意外當選下任美國總統,財委會立委昨紛紛對此結果提出質詢,台灣經濟是否受打擊?央行有無因應之道?彭淮南表示,「那是美國人的選擇,我們尊重」,但因應川普當選可能對國內金融市場造成衝擊,一定會與財政部、金管會共同努力維護金融市場的穩定,其中最主就是全力提供銀行流動性無虞,並針對外資可能有匯出動作,必定確保匯市的穩定。
不可否認的是,在彭淮南任內,台灣央行不僅成功地保持台幣匯率穩定,也有效地控制通貨膨脹保持穩定。然而,彭淮南的匯率政策也被指為台灣長期低薪化的元兇。此外,央行的刺激出口政策也引發主要貿易夥伴美國的關注。2016年,美國財政部再次點名台灣央行不正當從事外匯操控。
從美國財政部所列出的3個條件來看:首先,台灣在2015年對美貿易順差超過200億美元;其次,實質經常帳順差占GDP總額逾3%;最後,央行凈買入外匯金額超過GDP總額的2%。面對美國財政部的指控,央行雖堅稱維持穩定的外匯環境對台灣至關重要,但暗地裡,台灣央行卻被迫放手讓台幣匯率「補漲」以回歸市場基本面。
隨著彭淮南央行行長任期將在2018年2月到期,新台幣走勢可能持續出人意料之外,但過猶不及都非淺碟型經濟體的台灣所能承受的結果。彭淮南今年除了要以逆風操作迎戰外,如何為自己留下歷史定位,並讓市場安度新央行總裁交接期,將是卸任前的重要任務。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