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2016年年末,有媒體傳出中國要研製排水量超過65萬噸的海上浮動航母平台的消息,而中船集團則公開展示了這種航母平台,可根據具體的需求放大,技術領先,不僅可以維護我國相關的海洋權益,還可在戰時作為海上移動的軍事基地,具有重要的軍事意義。
隨著我國對海洋經濟的日益重視,現在在核電站選址方面有了新的探索,那就是海洋浮動式核電平台,這種海上核電站遠離陸地,不易受地震影響,即使發生地震,海水也不利於地震波的快速擴散,因為遠離海岸,海嘯威力也將減小很多。
而且海洋本身也可以作為一個應急的散熱器,在極端事故情況下,浮動堆可將海水引入船體內,阻止堆芯融化進程,保證反應堆安全。由於浮動平台體積小,它們還可以被牽引到專門的場所進行集中維護和核廢料處理。
我國想要成為海上強國,必須重視海上資源的開採,這些作業的能源是個問題,以目前的方法是帶著柴油發電機,費錢費事還不環保,同時,西沙、南沙群島有人居住和生活,他們所需的能源也主要靠柴油發電機,但這海上移動核電站既可發電,又可以用剩餘電力淡化海水,為海上石油天然氣開採平台提供電力,熱力和淡水資源,作為後勤補給中心再合適不過了。
其實大家更關心的是該浮動平台在軍事上的應用,這個海上浮動平台相比於傳統的航母具有很多優勢,排水量大,有足夠的空間部署各型武器裝備和軍事設施,美國尼米茲級和福特級最多可搭載百餘架各類艦載機,而65萬噸的超大型海上浮動平台排水量相當於10艘大型航母,搭載四五百架軍機不成問題,在戰鬥力上1艘能頂4艘美國福特級航母。
更重要的是,這種海上浮動平台的跑道比傳統航母上的跑道更寬更長,完全可以起降普通航母無法起降的陸基軍機,重型轟炸機、大型預警機、反潛機、電子戰機等大飛機,此外,海上浮動平台通過功率足夠大的核動力裝置可在不同海域低速機動部署。而且作為「海上堡壘」還能裝載多種防空和反艦武器,有一定的防禦能力。
不過,海上浮動平台的缺點也是致命的,比如自身目標很大,速度很慢,行駛速度只有6-8節,很容易遭到敵方遠程打擊,如果再加上為了實現移動而裝備的多套大功率動力裝置,整個海上浮動平台的複雜程度和成本將創下一個天文數字,預計總造價在300億元以上。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
美國當初進行設想後進行核算還是放棄了建造的想法,從使用成本和性價比上來說,與其建造超大型海上浮動平台,還不如將這些人力物力財力投入到海軍航母艦隊和吹填造島這類建設上。或許人工島配合可快速機動的航母艦隊,這才是維護我國海權的最佳手段。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