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防長反對美政府反華,其態度為何如此大轉變?

近日新加坡防長在慕尼黑安全會議表示,美國新政府若反華將令亞洲國家沮喪,新加坡這態度轉變的有些快,不久之前的裝甲車事件還未徹底解決,去年的仲裁案支持美國的場面還歷歷在目,誰知天算不如人算,美國換了總統就要換顏色了,TPP黃了,美國也靠不住了,中國在「一帶一路」的兩大貿易項目繞開了新加坡,新加坡只好態度大轉變在中美之間走鋼絲,玩著微妙的平衡遊戲。

新加坡國防部長黃永宏

新加坡國防部長黃永宏18日在德國舉行的慕尼黑安全會議上,敦促中美在美國迎來新政府之際,闡明兩國對亞洲外交政策的總體目標,稱這麼做可提供清晰和可接受的共同規則,從而形成新的秩序。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19日報道,黃永宏在會上描述3種情形說,如果美國的外交政策實際上以「反華」為主,許多東南亞和亞洲國家未來「恐怕會感到沮喪」。如果中國所做的努力被視為取代美國作為駐太平洋強國的途徑,那各國實際上就需要選邊,以致處於輸或贏的局面。如果美中的外交政策是以交易為基礎,那麼就會形成貿易甚至是安全集團。

新加坡《海峽時報》評論說,如果中美那麼做,意味著美國將通過提供安全保護傘,換取貿易和商業好處。或者中國在涉及安全問題時,可能與要求進入中國市場的國家做交易。

據《海峽時報》報道,對於美國,黃永宏稱,美軍在太平洋的影響力和存在是毋庸置疑的,這種軍事力量雖然不可或缺,但不足以支撐亞洲的持續穩定和進步。他質疑在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政策下,美國繼續在亞洲存在和施展影響力的合法性基礎何在?

而對於中國,黃永宏呼籲中國闡述包容性的亞洲和世界願景。18日晚在會見中國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主任委員傅瑩時,他說,新加坡相信穩定、繁榮和成功的中國對新加坡和區域都有利。

曾經一直與美國狼狽為奸,宣揚中國威脅論

新加坡這態度轉變有些快,去年新加坡還是站在美國那邊反華的。就連香港《亞洲時報》都曾報道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去年在澳大利亞的演講稱讚華盛頓過去40年為維持亞洲穩定和繁榮的貢獻,同時表示短期內新加坡將繼續堅持其地緣政治箴言——中國必須被平衡,而這隻有美國才能做到。

李顯龍和歐巴馬

其實新加坡一直持親西方立場,但這個小國一直試圖避免在美國和中國的衝突中選邊站隊。事情發生變化是在2011年,當時美國總統歐巴馬啟動了「重返亞洲」計劃,準備將超過60%的海軍力量部署到亞太地區,同時還啟動了名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的旨在孤立中國的貿易談判。

新加坡一直是美國上述兩個行動的積極支持者。2012年,美國宣布,作為「重返亞洲」計劃的一部分,美國將在新加坡部署濱海戰鬥艦。

在2016年8月出訪華盛頓時,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稱歐巴馬是美國第一位「太平洋總統」,而且在一場白宮新聞發布會上,他表示希望美國國會能儘快批准TPP。

李顯龍的此類言論引起了中國的反感,但事情激化是在一個月以後的委內瑞拉不結盟運動峰會上,當時新加坡代表建議將海牙國際仲裁法庭關於南海爭端的仲裁結果寫入峰會最終文件。

2016年7月,海牙國際仲裁法庭駁回了中國對南海的有關聲索,當時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力挺該仲裁庭,稱仲裁結果對事關海洋爭端的國際法做出了強有力的背書(the verdict delivered a strong statement about international law in maritime disputes)。

據稱新加坡還試圖推動將中國已經宣布無效的仲裁結果寫入不結盟運動峰會的峰會聲明。由於新加坡並非南海爭端的聲索國,不結盟運動峰會這段不愉快的插曲讓中國官員認為,新加坡已經脫軌並走在與中國對抗的道路上。

被扣的裝甲運兵車

在隨後的2016年11月,香港海關扣押了9輛新加坡軍方的裝甲運兵車,而這些軍車正被從台灣經香港運往新加坡。這在新加坡民間引發了緊張情緒,一些人開始質疑李顯龍總理的戰略判斷。

但這並不是新加坡第一次挑戰台灣問題了,早在李顯龍即將就職新加坡總理之際,就曾不顧中方多次勸阻,執意赴台進行所謂的「私人、非官方訪問」。雖然李顯龍公開表示支持「一個中國」,但被爆出的裝甲車事件很明確的顯示出了李顯龍說一套做一套的不可信。

不僅如此,新加坡與美國一直在弄亞太平衡,大肆宣揚所謂的「中國威脅論」,一直抱著美國大腿,與中國作對。

中國強力反擊,「一帶一路」繞開新加坡

然而李顯龍可能低估了南海對中國的重要性,這位總理過於傾向美國的姿態可能已將其國家置於危險之中。

去年11月,對新加坡來說有兩條具有長遠影響的信息低調發布出來。第一條來自巴基斯坦,該國宣布位於俾路支省西南部的瓜達爾深水港正式運營。

瓜達爾港位於聯結中國新疆喀什葛爾與阿拉伯海之間的公路、鐵路和輸油管線的南端,這個港口的建成運營意味著從歐洲到中國的海上運輸時間從45天縮短到10天,而且繞過了新加坡所在的馬六甲海峽。

第二條信息是關於中國與馬來西亞合資在馬六甲海峽興建一座對新加坡來說極具替代作用的大型港口。而馬來半島上一條新建的鐵路將把這座港口與南海聯結起來,再一次,新加坡被繞了過去。

上述兩個港口項目都是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一部分,該戰略旨在重塑該地區的政治經濟態勢,其影響甚至將擴散到沿線地區之外。

中國強力反擊顯然是讓李顯龍受到了強烈的傷害,想要求安慰一下,誰知道特朗普還取消了TPP,這簡直是屋漏偏逢連夜雨。

新加坡妄想和中國玩火,經濟合作才能雙贏

在以前李光耀與鄧小平的精心培育下,新加坡與中國建立了在東協國家背景下頗為特殊的雙邊關係。由於兩國有共同的中華文化背景,中國人對新加坡比對其他東南亞國家更具親近感,中國外交人士也經常通過新加坡在東協內部發出聲音。

但這種信任已經受到損害,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國現在已被中國視為更合適的合作夥伴。當李顯龍支持TPP和南海仲裁結果的時候,他已經將新加坡在北京心中的地位至於危險之中。

現在,沒有美國加入的TPP已經死亡,而美國在東南亞的忠實盟友、曾提出南海仲裁的菲律賓甚至已經張開雙臂擁抱中國。新加坡人應該很清楚當下的時局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其實新加坡主要與中國作對的原因就是害怕失去所謂的"南-海航行自由",進而怕是斷了新加坡的財路。李顯龍只要改變自己的戰略方針,不再針對中國,不再和台來往,乖乖的"一帶一路",那麼他離脫困還有多久呢?

中國與新加坡雖然存在競爭關係,但合作上的關係更大。中國經濟搞得好,送點溫暖給新加坡,新加坡就能溫暖如春。中國經濟打個噴嚏,新加坡就要重感冒!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43018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