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欲拉澳大利亞巡南海 曾與中國漁船多次衝突。。

資料圖:印尼總統佐科
[環球時報駐澳大利亞、印尼特派特約記者 李鋒 游弦鶴 環球時報記者 郭媛丹]「如果不導致局勢緊張,我認為印尼與澳大利亞共同進行南海巡航,是非常重要的」,《澳大利亞人報》24日刊登對印尼總統佐科的採訪,他的這一表態引起外界關注。25日,佐科將抵達澳大利亞,這是他就任總統以來首次訪問這個大洋洲鄰國。不過他人還未到,就在澳大利亞引起爭議。
佐科本來計劃去年11月訪問澳大利亞,但由於國內爆發大規模遊行示威而推遲。印尼與澳大利亞的關係近年來一直處於冷淡狀態,兩國因難民、電話監聽和司法糾紛等問題一度鬧得不可開交。有評論認為,此次佐科造訪澳大利亞標誌著兩國關係開始回暖。《雪梨先驅晨報》24日稱,佐科訪澳的主要內容是貿易和投資,包括推進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談判,向澳大利亞市場推銷木材、棕櫚油、紙漿等產品,以及在坎培拉、墨爾本和珀斯建立三個印尼語中心。
但不可否認的是,此訪最令外界關注的還是佐科在訪問前再次提出的兩國共同在南海巡航計劃。「我們將與特恩布爾總理就此進行會談」,佐科在接受《澳大利亞人報》採訪時說。報道稱,中國漁船和印尼去年在納土納群島海域多次發生衝突。納土納群島是印尼領土中最靠近南海的部分,中國和印尼對納土納群島歸屬沒有爭端,但雙方在200海里專屬經濟區的劃分問題上有爭議,印尼一直擔心該群島周圍部分水域與中國的南海九段線主張有重合。


納土納群島 (Natuna Islands)
去年10月,澳大利亞和印尼外交部門就曾傳出「正考慮和平聯合巡航南海」的消息。有別於澳方積極向外透露共同巡邏的議題,印尼方面的回應相對低調,一直強調「和平巡航」只是提議,「不針對任何國家」。
路透社24日說,傳統上印尼在南海爭端問題上持中立態度,往往能夠在中國與菲律賓和越南這樣的東協成員國之間扮演緩衝角色。但自從兩國出現海上專屬經濟區劃分爭議後,印尼開始採取強硬態度,去年10月在緊鄰南中國海的邊緣舉行了大規模的軍事演習。
佐科的共同巡航提議雖然設置了「不導致局勢緊張」這個前提,但仍然在澳大利亞掀起熱議。「玩火」,澳《每日電訊報》24日以此為題發文稱,澳大利亞前國防軍司令安格斯·休斯頓警告說,澳參與在南海的巡航「無異於玩火」,「澳大利亞不應在中國南海建設島礁的12海里範圍內參與所謂的航行自由行動,這可能引發(來自中國的)軍事反應,我不認為這是一個好主意。」
作為一個域外國家,澳大利亞在南海問題上沒少說話,但在多大程度上介入這一問題,在澳一直是爭議話題:一邊是維繫目前高水準生活質量的最大貿易夥伴中國,一邊是幾十年來為自己提供「安全保障」的美國。《每日電訊報》稱,佐科提出共同巡航的建議實際上是在檢驗澳大利亞對印尼的態度,兩國關係長期不睦,但彼此作為重要的海上鄰國,又都有修復雙邊關係的強烈願望。如果澳同意佐科的提議,兩國關係無疑將邁出一大步。還有澳媒認為,兩國在圍堵非法移民和阻斷恐怖主義海上通道方面有共同需求,確實有聯合巡航的必要。但在哪些海域聯合巡航卻是一個敏感話題。不過也有評論認為,澳大利亞對美國要求其加入南海巡航的要求都躲躲閃閃,同意加入印尼巡航計劃的可能性有多大實在令人懷疑。澳《金融評論報》說,當前的形勢是,隨著特朗普政府的上台,中國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更加凸顯,在菲律賓、馬來西亞等東協國家紛紛強化與中國關係的情況下,發展緊密的對華關係無疑符合澳大利亞的利益。
中國海洋問題學者劉鋒24日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表示,此次印尼和澳提出「共同巡航南海」的國際環境有明顯變化。一方面南海局勢持續向好,有關周邊國家合作勢頭加強;另一方面特朗普政府上台,南海政策正醞釀新的調整。在這個時刻重提該動議,釋放試探氣球、下先手棋的意味明顯。
劉鋒認為,印尼和澳「共同巡航南海」有很多疑問。澳大利亞在蹚南海渾水這件事上向來是說得多做得少,虛張聲勢居多;另一方面,對於印尼而言,在目前整個南海局勢緩和的大環境下,印尼作為東協最大的國家,也要顧及中國和東協關係,不可能一意孤行,所以具體實施尚需觀察。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