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衛報》報道,近日一項統計顯示,印度尼西亞財富排名前四位的富豪總財產抵得上國內最底層1億人的財富總和。儘管印尼總統佐科反覆重申將與國內「危險」的不平等狀況作鬥爭,但是成效顯然一般。
當地時間周四,發展與救援組織聯盟樂施會特別將印度尼西亞列為世界上最不平等國家之一。該國億萬富翁(財產超過十億美元)人數已從2002年的1人上漲到2016年的20人,而該國最貧窮人數則達到1億。
樂施會調查報告顯示,以黃惠忠、黃惠祥兄弟為首的印尼土豪Top 4總共擁有250億資產,基本相當於該國2.5億總人口40%的資產總和。樂施會表示,黃氏兄弟每年光是財產所生利息就足以緩解該國嚴重的貧困狀況。
報告表明,「2000年來,印尼經濟開始騰飛。然而,經濟增長的利益並沒有平均分配,幾百萬美元沒有給到應得的人手裡,尤其是女性。」
從2000年到2016年,印尼GDP平均增速達到5%,成為新興國家增速最快之一,但是樂施會表示,「減貧幾乎陷入停滯狀態。」根據世界銀行平均每天3.10美元的「溫和」貧困線,9千3百萬印尼人都生活在貧困中。
樂施會表示,「百萬富翁和億萬富翁越來越多,貧困狀況卻止步不前,這說明印尼引以為豪的經濟發展成果絕大部分都被富人抽走了,幾千萬底層人民被遠遠甩在身後。」
印尼總統佐科2014年就任時曾承諾,將把解決貧富差距問題擺在首位,而不會盲目追求經濟增長。他說,「對我的政府來說,經濟增長固然重要,但是對我的人民來說,減貧更為重要。當我們邀請投資者前來投資時,他們必須讓我們的人民,以及國家,從中受益。」
印尼國家統計局表示,該國基尼係數從2015年9月的0.402降至2016年3月的0.387。
樂施會印尼發言人表示,「最富的人一天賺的利息比最窮的人一年賺的基本收入都多,這是不對的。印尼的貧富差距已經到了危機的層面。如果放任不管,這種貧富差距將會摧毀此前所有的減貧措施,導致社會不穩定,進而對整體經濟產生負面影響。」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