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來,中國在全球經濟、政治、軍事及科技等方面實力不斷增長,中國取得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濟總量已經躍居世界第二,軍事力量已經位居世界第三。作為擁有穩定而眾多的人口,且是經濟發展最快的發展中國家之一的中國,已經在國際事務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中國夢」日漸成為現實。
同經濟實力一樣,軍事實力也是國家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中國的軍事裝備實現了快速發展,這得益於中國軍事工業長期以來的技術積累和國家雄厚的經濟基礎。陸軍方面,國產99式主戰坦克、紅箭10反坦克飛彈、紅旗9地空飛彈、紅旗16地空飛彈自主研製交付部隊使用;空軍方面,殲20和殲31隱身戰鬥機已研製出來,殲10、殲16戰鬥機已成為空軍主力戰機;海軍方面,「遼寧號」航母艦隊已開展訓練,殲15艦載機自主研製,055萬噸級大型驅逐艦、052D驅逐艦、艦載垂直發射系統和飛彈武器系統已投入使用;火箭軍方面,東風21D反艦彈道飛彈、東風31洲際飛彈、東風5B洲際飛彈已經成為戰略威懾武器。中國已經著眼維護國家和平發展需要,穩步推進國防和軍隊建設向信息化整體轉型。
雖然中國軍事力量「井噴式」發展,但是中國並沒有走窮兵黷武的道路,也沒有被種種「摩擦爭執」打亂陣腳,而是堅持多年臥薪嘗膽、穩住心神,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不斷提高綜合國力和世界影響力。
美國安全專家布熱津斯基在他的《運籌帷幄》一書中,引用《孫子兵法》中的觀點對全書進行總結:孫子說「上兵伐謀」,也說「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對中國來說,這或許是實現成功的最高目標。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