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解放軍4大武器削弱航母戰鬥群威脅,沿海防空武器3層部署

近期,《紐約時報》刊登文章分析了海軍航母戰鬥群的作戰特點,認為中國武器裝備具備的「反介入/區域拒止」能力給航母造成壓力,其中多種型號的先進武器,都能夠有效迫使航母戰鬥群遠離中國近海。本文通過分析歸納與總結,發現《紐約時報》刊登的文章可以梳理出解放軍的四大武器,看起來就顯得簡單明了更節約讀者的時間了。

039型常規動力潛艇

一是中國的常規潛艇巡航能力顯著提高。中國網際網路搜尋引擎認為,中國潛艇部隊目前僅次於美、俄,居世界第3位,而攻擊潛艇的數量則要在俄羅斯之上。雖然中國潛艇在質量和技術水平上參差不齊,但其高低搭配形成的整體實力讓世界上任何一支海軍都不敢小看。綜合各方面的信息,中國海軍現役的攻擊型潛艇至少應在60艘以上。這些潛艇通過升級,靜音性能極大提升,可在中國沿海展開「安靜而有效的行動」,威脅水面戰艦。航母戰鬥群只能遠離中國沿海,其艦載戰鬥機對中國的威懾力被削弱。

東風-16飛彈曾經被「全球安全」網站刊登

二是解放軍部署的中程和遠程飛彈,能將敵方戰艦置於危險之中。解放軍武器庫中的飛彈歷來是外界評論最多,最值得注意和最具威懾力的武器裝備。可以這麼說,目前中國原二炮所掌握的飛彈技術,基本上已經具備了與已開發國家相抗衡的能力。東風-31型改洲際彈道飛彈是集我國當前飛彈先進技術於一身的典型範例,儘快解決了彈道飛彈再入階段軌跡修正、末端制導、多彈頭技術、彈頭突防干擾技術和飛彈推進劑固體化、彈體小型化、洲際化、低可探測性等技術,同時大力發展著與飛彈匹配的多種類型的彈頭,如電磁脈衝彈、無輻射熱核彈、大威力空氣燃料彈頭和完善中子彈技術,飛彈系統實現彈頭多樣化、功能模塊化、毀傷可選化,正在努力做到禦敵於千里之外。

S-300防空飛彈系統

三是中國在沿海地區部署了先進的雷達和地空飛彈。在目前階段,我國防空布勢仍是以要地防空為支撐的區域防空態勢,「沿海都市圈」的防空基本採用了以環形混合部署,形成飽和設防的中央火力圈,將防空兵力兵器圍繞核心大都市等要地成環形配置,構成高中低、遠中近相結合的高密度的多層防空火力圈。從國外公布的情況來看,我國沿海城市向海上延伸150~200千米範圍內建立了2~3層防空火力部署,外層以S-300等遠程地空飛彈為骨幹,並和中小口徑高炮混合組成;內層以「道爾」等中近程防空飛彈為主,並以各種型號的小高炮和空中設障系統重疊組成。在主要方向的外層與內層之間,以"紅旗7"等中近程低空飛彈和高炮混合組成加密層,以加強該方向的防空火力。

S-300防空飛彈系統雷達

四是解放軍的網絡戰和電子戰能力穩步增強。比如,中國空軍運-8高新工程電子干擾飛機,與美國的EC-130飛機一樣,該機也擁有大型的天線陣,能夠發射大功率干擾信號,可以用於遠程干擾。KG300G型電子干擾吊艙具備自動告警、跟蹤雷達威脅信號,指標和精確的電子壓制,具備多個威脅信號分析接收和多目標干擾能力,也具備較強的電子干擾能力,配備在中國空軍殲轟-7型戰鬥轟炸機,成為中國空軍攻擊機主要伴隨干擾飛機。殲轟-7伴隨干擾飛機可以與殲轟-7A、蘇30MKK等戰鬥轟炸機進行編隊飛行,為後者的海上巡航提供隨時的干擾掩護。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42696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