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隨著科技的發展二十年前科幻片中的情景科學家們已經逐漸將其變為現實,人工智慧的領域發展迅速,特別是軍事領域無人化、人工智慧化已經達到一個相當大的高度。但是就在此前著名科學家史蒂芬·霍金、馬斯克等人曾在國際人工智慧聯席會議上,支持通過禁止不受人類有意識控制的進攻性自主武器,來阻止人工智慧軍備競賽的提議。他們提出的觀點是,未來人工智慧化會達到一個人類不可控的程度,會危及到人類的生存和發展。
在科幻大片中我們不止一次的見到「人工智慧」傷害人類,隨著生產技術的進步,人工智慧將變得廉價和不可控,它不像核武器那樣需要超高的製造工藝和原材料,一套智能化作業系統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核心自主化程序,即便是現在我們並沒有看到人工智慧達到電影中的高度,但目前在實戰中,簡易無人機已經可以被人改裝成帶有攻擊性、自毀性的攻擊型無人機,掛載航空飛彈、飛彈執行空襲任務。
而大國之間的智能化武器較量更是達到新的高度,從技術上講,無人武器發揮作用離不開高效的指揮控制系統,著力研究各種先進的無人武器依靠的是美國的指揮控制系統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在伊拉克戰爭中,美軍設立了戰區自動化指揮系統,通過通信衛星和地面通信設備構成通信網絡,協調美英兩25萬人的各類作戰行動。
美軍這種無人機作戰系統,隨時能夠指揮協調1400多架次戰鬥機從數十個機場和多艘航空母艦上起飛,同時展開對伊拉克上千個目標進行轟炸,整個戰爭期間處理的軍事信息達上千萬次,而這些繁瑣的工作完全交給他——先進的自動化指揮系統,下一步美軍還將用雲技術和大數據技術將各個指揮控制節點分散到全球擴大網際網路資源的使用效率。
當地時間2015年1月26日,美國華盛頓,白宮當日證實,執法部門當天發現一架小型無人機闖入白宮,特勤局正就此展開安全調查。根據無人機上的標誌「Dji」,該無人機很可能是來自一家中國公司。
白宮發言人厄內斯特已經證實說白宮院內發現「器械」的消息,並說這個飛行器沒有構成立即危險。他表示,自己還不了解該無人機的大小、型號等細節,但他說特勤局正在調查。
人工智慧武器的不可控性還在於,即使由技術大國生產出不需要人類干預就能選擇目標和交戰的武器,但這類武器受人類控制的可能性是未知的,在大量人工智慧介入,擁有了強大的學習能力之後,它會怎麼選擇攻擊目標,我們一無所知,無人能保證它會被有效控制,不會人為複製。
世界物理學家霍金舉例說無人武器已經開始在戰場上殺人,但如果放任這種技術發展到更深層次的話,無異於是對人類安全產生潛在危險。信息消費聯盟理事長項立剛近日也指出,如果有一天,大量小型、低成本、不可控的殺人機器泛濫成災,甚至出現人工智慧武器逃避人類監管的情況,再談管理和控制已經太晚了而軍事專家們更加擔憂的是,如果人工智慧成功的成為各國核武器的核心控制,遭到黑客攻擊時這些「原子彈」按鈕是否還能夠絕對安全?大國應該首先需要承擔更多的國際責任而不是任由該技術無窮髮展,國際監管機制應該即可建立,科技在帶給人們便利的同時很可能會成為「一場災難」。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423618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