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崛起又遇一塊「絆腳石」!印度說要填補美國留下的「空白」!

進入2017年,印度沒少給我們使「絆子」,而最新的惡劣動作就是邀請台灣「立法院」3名女「立法委員」組成的代表團訪問印度。對此,我外交部表示已向印度提出嚴正交涉,警告印方在涉台問題上別忘了承諾,慎重妥善處理涉台問題。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針對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期因其極具爭議性的移民政策而飽受攻擊的情形,印度外交秘書蘇傑生日前表示,特朗普不應該被「妖魔化」。這馬屁拍的真到位,直接跨過了兩個大洋。

蘇傑生還表示:「在很多大國的視野範圍逐漸收窄的時期,如果大國打算收縮力量,這就意味著印度將會有更多的空間發揮自己的作用,而我們對此是很有興趣的。在我看來,印度應當謀求在國際舞台上發揮更大的作用。」所謂的大國收縮力量,應該是指美國,印度也想填補這一美國可能留下的「空白」,並且已經開始行動。

蘇傑生的這一言論,和印度內政國務部長基倫•里吉朱近日發表的相關言論不謀而合。基倫日前曾稱,「印度必須走出印度洋,日本也必須走出太平洋,不是因為我們不得不滿足我們自身的利益,而是因為我們必須服務整個世界的利益。」顯然,印度認為自身實力還不是很夠,需要聯合日本。幹啥?和中國爭奪美國的力量空白。

且不說美國是否留下了力量「空白」,至少印度是看到了這一歷史性「機遇」,試圖在國際舞台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不過,它的方式比較特別,不是靠實力,而是靠「拍馬屁」。言外之意就是喊話美國,「你走了讓我上吧,咱們關係好,我同樣能幫你遏制中國」。印度這一醜陋嘴臉,實在是讓人氣不過。

其實,美國也有意攜手印度制衡中國,但目前還更多停留在初級階段,沒有過多實質性動作,但印度已經迫不及待,蠢蠢欲動了。在經濟取得了初步進展後,印度第一時間就開始亮出自己的「肌肉」。當前,印度正在西海岸舉行名為「TROPEX-2017」的年度大型軍事演習。演習從1月下旬開始,為期30天,印度海軍三個司令部、空軍和海岸警衛隊大約50艘艦船和潛艇、超過70架飛機參演。可見,這是一場規模很大的海上聯合軍演,而印度方面對目的直言不諱,稱主要針對「中國因素」。

其實,我們一貫的立場就是不反對任何國家和平發展,但前提是,不能損害中國利益。印度在印度洋不斷加強軍事存在,但如果聯合美日,那意義就截然不同了。眾所周知,美日在亞太地區對我不斷遏制圍堵,印度的聯合舉動,無疑會被視為有著極強的針對性。

雖然我們與印度曾經發生過衝突,但我們還是希望能在上合組織的框架內,乃至更多的領域與印度加強合作,但印度卻不以為然,針對中國的小動作頻頻發生,近日更是邀請台灣「立委」訪問,我們完全看不到一絲善意,以及印方的合作誠意。那麼,在接下來的時間裡,我們恐怕不得不被動接招,針對印度的敵對措施進行還擊。

但有時候想想也挺鬱悶,隔著兩個大洋,印度尚且能「馬屁」拍的如此響亮,為什麼對作為鄰居的中國,卻處處針對呢?這時候,用中國的一句老話「遠親不如近鄰」就嚴重不合時宜了,可能印度採取的是「遠交近攻」,不過現實還真是這樣,印度與鄰居的關係都很差,與美俄等國的關係卻好得很,這樣「欺軟怕硬」的民族,能發展壯大才是咄咄怪事呢!

悲觀而言,印度將在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將充當中國崛起「絆腳石」的角色,雖然這並非我們願意看到的結果,但沒辦法,這或許就是「羨慕嫉妒恨」的力量吧,印度畢竟是見不得我們過於強大的。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42110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