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人節晚上的這個大新聞,想必大家也已經被刷屏了——「據韓國媒體報道,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之兄金正男,在馬來西亞機場死亡」。
在消息繼續飛的過程中,金正男的死因已經有了多種說法:毒針、濕布捂臉、液體;而如果不是馬來西亞警方的證實(雖然目前也有「無證據證明他殺」、「輕度癲癇發作」等多種消息),單是韓國媒體的消息源,則更讓人持謹慎判斷態度。就在本文即將發出時,路透社又原因美國政府消息人士稱,美國堅信此事是朝鮮特工所為。
俠客島第一時間聯繫了島上接近半島方面的資深人士「青丘言」對此事進行分析。以下是青丘言的分析。
詭異
從現在各方消息源判斷,金正男死亡很可能屬實,但死因還沒有確定。如果是在機場死亡,機場應該有相應錄像,有待公布。韓國國民之黨黨代表朴智元稱,馬來西亞提供給韓國的錄像上有兩個女人,把什麼東西往金正男臉上蒙,但是還未公布這樣的錄像。
整件事當然是很詭異。
首先是時機很詭異:今年三月初,韓美要針對朝鮮進行「先發制人」、「斬首行動」的聯合軍演;那邊朝鮮剛剛搞完飛彈試驗,特朗普又新任不久。在局勢不明朗的情況下,突然出現了這樣的死亡方式——如果真是如新聞所報那樣的話,這種暗殺的方式真是非常「老套」。
更詭異的在於,在這樣一個堪稱「精確」的高度時間契合點上,從作案手法、做法、可能性上,目前的新聞都指向朝鮮方面;但這種線索的高度指向,本身是值得懷疑的。
我也詢問了有關人士。他們的質疑點在於:第一,新聞本身,為什麼是韓國先報,不是馬來西亞?昨天上午8點發生的事兒,如果正常的話,首先有新聞報,應該是「不明身份的朝鮮男性出了什麼事兒」,死在馬來西亞。馬來警方到目前為止一直沒有準確的東西出來。第二,為什麼是現在這個時間節點?從事情發生的前後順序看,都指向朝鮮,這就值得我們去想了。

第三,如果說是朝鮮下的手,暗殺的動機何在?
這很重要。從朝鮮方面看,似乎沒有必要的動機去殺他。首先,朝鮮國內知道他的人非常少;其次,即使朝鮮國內局勢有變,金正男回來接手權力的可能性也非常小;最重要的是,如果朝鮮動手做這件事,只會對其有負面影響,只會讓其面臨的國際形勢更差更壞。所以,為什麼要這麼做?說實話,從邏輯上看,就是朝鮮人都不能理解為什麼要做這件事。如果說朝鮮不願意殺金正男,也不是沒有合理性。
邏輯
目前,馬來西亞警方還沒有證實死者是不是金正男本人;如果是,死因如何?還是要抱謹慎的態度來看。畢竟詭異的點太多了。
當然,如果說是朝鮮乾的,他的動因在哪兒?有可能像韓國方面所講的,朝鮮的安全保衛部剛剛被清洗過一遍之後,下面的人為了過度表示忠誠去做這件事。有這種可能性在。但反過來想,用這種老套的手法去做,是不是有種「高級黑」的感覺?
第二種,如果不是「刺殺」,是「得病」?這個要看馬來西亞方面怎麼說,尤其是屍檢的結果。
第三,可能比較陰謀論,但也可以推演。有朝鮮人問了我一個問題:殺金正男,對朝鮮的好處是什麼?或者說,整件事對誰最有利?這可能也是分析這件事的關鍵點。如果按照這個邏輯,韓國也不是沒有可能下手。
因為從整件事看,誰得利最多呢?韓國保守派有關的人。如果金正男死掉,而大家都去懷疑朝鮮的話,韓國方面其實是得利的,不僅可以幫助他們脫離目前的困境,也可以在國際上顯示朝鮮「殘忍」「不顧人權」的一面。或者說,完全可以通過這一件事,通過一個人的死,來激發全世界對另一個國家的反感,這種「四兩撥千斤」的推動力還是有的。

當然,如果陰謀論的說法成立,這件事就完全可能是東北亞局勢的一個轉折點。因為我們要看未來朝鮮半島形勢,可能是處在一個關鍵期:三月初的韓美聯合軍演,不僅規模很大,同時目標一是跟薩德有關,另外就是「先發制人」甚至是「定點清除」。從這個角度看,此次事件會否是一個配合行動?因為事實上從2015中旬到現在,韓國對朝的情報活動、綁架暗殺明顯呈活躍態勢。接下來是不是延續朴槿惠時代這種對朝的做法?也有待觀察。
之前之所以對這個新聞謹慎,是因為韓國媒體對朝鮮的報道一向有真有假。最典型的就是李永吉的事,當時韓媒言之鑿鑿地稱其如何如何被殺,但後來到朝鮮黨代會,李永吉出來了,還成了候補委員。類似例子還有很多,他們往往會根據自己的需要放料出來。
甚至,有時候朝鮮也不想跟著南邊走,將計就計,不主動闢謠,往往等韓國媒體報道幾個月、甚至幾年之後,再用事實去反駁,讓大家自行對韓媒的可信度產生懷疑。
所以,我們還是要有自己的判斷,至少在新聞報道上不能完全「隨韓起舞」。無論最後這件事是真是假,我們都可以按照邏輯,從半島本身的合理髮展態勢,去思考一下,這是不是韓國輿論戰的部分。此次事件也看出,國內媒體基本上完全隨之而動了。當然,你如果要讓朝鮮方面出來闢謠,那難度也是顯而易見的,畢竟話語權還是掌握在韓媒等西方輿論手中。
總體上說,中國還是要按照自己的思路走,有自己對半島局勢的判斷。退一萬步講,金正男確實是被朝鮮方面暗殺了,那對朝鮮半島的進程影響有多大?只不過是在大家眾多對朝鮮的認識的基礎上加了一個增量而已,不是質的變化,幾乎可有可無。畢竟,在國際上,在國家形象方面,韓國和朝鮮不是一個數量級的。
觀點/青丘言
采編/公子無忌
相關報道:馬來西亞警方證實金正男遇害細節朝鮮使館索要屍體(環球時報)
韓國媒體報道金正男死亡消息。
【環球時報駐韓國、馬來西亞特約記者濟冬歐賢安環球時報記者李萌】14日,馬來西亞警方高官向該國媒體證實,46歲的朝鮮人金正男在吉隆坡國際機場準備登機前死亡。對於此前韓國媒體關於金正男是被「兩名朝鮮女特工用毒針殺害」的說法,警方表示,死因必須等待驗屍結果才能確定。警方暫將此案列為猝死案。
馬來西亞《星報》14日報道稱,當地時間13日上午,一名朝鮮男子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國際機場死亡。是雪蘭莪州刑事調查主任法茲里14晚間向《星報》表示,死者確認為金正男,自2月6日以來一直在馬來西亞境內逗留。
《星報》引述法茲里的話稱,13日上午9時許,金正男在吉隆坡國際機場離境廳等候10時飛往澳門的班機時,被身份不明的人從後面抓住並向其面部潑灑不明液體。他隨後向機場櫃檯職員求助,他在從機場診所被轉移至布城醫院救治途中身亡。報道稱,金正男在機場診所有輕度癲癇發作。馬來西亞《東方日報》則報道稱,馬國警察總長丹斯里卡立14日晚發表文告指出,吉隆坡國際機場送院途中死亡的46歲朝鮮男子護照上的名字是金楚(KimChol)。
雪蘭莪州刑事調查主任法茲里對媒體表示,警方已經接到朝鮮使館方面索要死者遺體的請求,但在此之前馬方將先進行屍檢。警方將調查死者在該國逗留期間的行蹤,詢問與他接觸過的人員。目前警方正在追蹤涉嫌刺殺的兩名女性。
「金正男遇刺」的消息最先來自於韓聯社。報道的消息源是「韓國政府一消息人」。韓國《每日經濟》此前曾報道稱,金正男是在機場「被兩名朝鮮女特工用毒針所殺」。青瓦台14日則表示,韓國外交、國防部門正在查核有關金正男在馬來西亞遇害的消息。青瓦台還稱,接到報告後下達了查核指示,暫時注視有關動向,尚無召開國安委會議的計劃。
金正男死亡的消息隨後被路透社等媒體轉引。英國廣播公司(BBC)則報道說,來自韓國政府和接近馬來西亞總理府的消息源均表示,朝鮮領導人金正恩的同父異母兄長在馬來西亞「被殺」。
公開資料顯示,金正男生於1971年,是已故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日的長子,其母是已故朝鮮影星成蕙琳。他曾在莫斯科和日內瓦學習。《紐約僑報》14日稱,他1995年被授予人民軍大將軍銜,曾任朝鮮國家保衛部海外部門負責人、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宣傳部指導員、朝鮮國家公共安全部負責人、朝鮮電腦委員會主席等職。
韓聯社14日的報道稱,2001年,金正男帶著兒子同兩名女性在日本成田機場接受入境審查時被發現使用多米尼加共和國的假護照而被驅逐出境。之後,金正男逐漸遠離權力核心,曾在澳門、北京等地居留。
俠客島 2017-02-15 06:50:00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419644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