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朝貢外交」遭批

韓英倫| 2017-02-14| 檢舉

圖為2月1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與到訪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握手。來源:觀察者網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近日在美日首腦會談期間,在野黨對安倍避免評論禁止7個伊斯蘭國家公民入境總統令的做法表示不滿。日本共產黨委員長志位和夫在談話中批評安倍為美國經濟增長戰略作貢獻的姿態是「不正常的貢品外交」。他不客氣地說:「無論是安保政策還是經濟政策,『追隨特朗普』的表現都十分明顯。」

輿論質疑

安倍此次美國之行,連日來招致不少輿論的批評與質疑。

社會民主黨幹事長又市征治指責安倍「向美國獻媚」,「特朗普要對日本汽車產業徵收關稅,(安倍)卻承諾向美國基建投巨資,這就是朝貢外交。」他批評安倍對美「卑躬屈膝」,在移民問題上「連提都不敢提」。

《朝日新聞》報道稱,安倍政府以「朝貢外交」的姿態準備此次日美首腦會談,體現了日方的危機感。

不少日本企業紛紛吐槽,安倍為討好特朗普,所提要求已經超出了企業自身能力。

路透社分析也指出,安倍過於憧憬和特朗普建立私人親密關係,急切想加強美日間特殊戰略夥伴關係,務必會答應一些日後註定反悔的苛刻條件。

事實上,安倍自上台就奉行所謂的「俯瞰地球儀外交」。「外交不是單純地盯著周邊兩個國家之間的關係,而是要像地球儀那般俯瞰全世界。」安倍說。

新加坡《聯合早報》曾報道稱,安倍「俯瞰地球儀外交」的實質是借「銀彈外交」及「武器輸出」的手段,聯合其他國家共同圍堵中國大陸,以鞏固自己「亞洲霸權」的地位。很顯然,「安定」與「和平」並不是他的重點。

討好美國

「安倍做出的姿態和提前設置的談判內容相較於美國是非常不平衡的。此次安倍訪美,日本恐怕並沒有實質性的收穫。」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長楊伯江接受本報採訪時說,「美國只是在重申或者確認以往對日本的承諾。」

「安倍此次訪美帶去的1500億美元投資計劃表明,安倍已不僅限於對特朗普採取積極主動的接觸,而是在以國家利益為代價討好美國。」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外交研究室主任呂耀東說,「美國政府更迭以後,安倍外交的首要目的就是固化日美同盟,並引導美國認識到,亞太地區,尤其東亞是美國的利益所在。」

費盡心機

有分析認為,安倍政府這幾年的「戰略性」外交實踐,表面繁榮卻敗落內里。安倍政府一廂情願地認為,以經濟利益、安保合作能換來外交支持,實現牽制中國的目的。然而,不論東協、中亞還是非洲國家,各國外交政策始終服務於國家利益。日本的企圖可謂白費心機。

「安倍的外交手段都是有指向性的。」呂耀東說,「日本急於同東南亞、中東、歐洲、非洲和拉美國家拉近關係的目的,除標榜自己是一個和平主義國家以外,還不斷宣揚『中國威脅論』,試圖以經濟利益和安保合作換來外交支持,實現牽制中國的目的。」

「時代不一樣了,靠拉一方打一方的外交模式是行不通的。任何國家之間並非單純的合作與對立關係,這樣的外交策略是笨拙而終將破產的。」楊伯江表示說,「以美日同盟為靠山,以『俯瞰地球儀外交』提升自己的國際地位和話語權。這種缺乏必要道德支撐的『遠交近攻』的外交政策,是日本外交面臨的最大缺陷。」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41920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