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韓國,很多人會說,不就是思密達麼?其實,除了現在我們熟知的思密達韓國,歷史上還有一個韓國,是實實在在屬於中國的。沒錯,這裡所說的韓國就是戰國七雄之一的諸侯國,韓國。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數量漸多,之間戰爭不斷,幾個比較強大的國家吞併弱小,形成彼此遏制的局面,有七個國家掌握了當時的格局,被稱作為戰國七雄,韓國就是其中的一個。
韓國是非常厲害的一個國家,它的厲害,最先體現在不平凡的出身上面。韓國的統治者,最早的可以追溯到周文王、周武王,本身就是帝王后裔。
其實,在戰國七雄之前,有五個十分強大的國家,被稱為春秋五霸,其中有一個國家是晉國,跟韓國是一個國姓。晉國的國君是周成王的弟弟,屬地在如今的山西省境內,國都為今山西翼城縣。關於韓國和晉國,非常有名的一段歷史就是三家分晉。
晉國被瓜分瓦解不久後,周統治者正是宣布晉國解體,確定韓、趙、魏三國的諸侯國地位。三家分晉,韓國實力最弱,地盤也是最小的,雖然韓國較弱,但韓國的存在感卻非常強悍,韓國立國後不久,戰國四大刺客之一的聶政,就刺殺了韓國國都俠累,俠累在重重保護下依然被刺殺,轟動天下。
當時,韓國和鄭國的範圍重疊,這所謂一山不容二虎,總要有一個消失,不是韓國,就是鄭國。和鄭國相比,韓國相對強大,加上當時鄭國內部混亂,韓國藉機,消滅鄭國。
韓國在消滅鄭國的幾年後,乾了一件大事,就是重用法家申不害而申不害是鄭國人。申不害在韓國任職後,做了很多有利於韓國發展的事情,就好比著名的「圍魏救趙」,這個時期,韓國達到了鼎盛時期,在各諸侯國中,實力雖然弱小,卻不被欺凌。
申不害死後,韓國日益衰落。當時,秦國日漸強大,有統一之勢。秦要統一,韓國是它第一個絆腳石,這註定了韓國滅亡的命運。
果不其然,公元230年,韓國第一個被秦國滅掉。韓國雖然弱小,存在的時間不長,但是韓國對後世的影響卻不小,最有名的就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韓非子,這位偉大的思想家,對中國的影響可謂空前。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418344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