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快舟1A運載火箭發射畫面
【霹靂火軍事第157期】近日,據俄羅斯衛星網發表文章稱,中國近日通過「快舟」-1A運載火箭成功將三顆衛星送入太空預定軌道,最為中國航天最新一代快速反應火箭,「快舟」-1A除了具備強大的衛星快速發射能力之外,還具備強大的太空作戰能力,具體一點就是具備反衛星作戰能力,這一點足以讓美國感到夜不能寐了。
傳統的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發射準備工作相當繁雜,需要提前至少半個月甚至數個月進行前期發射窗口時間、星箭結合等方方面面的準備工作,而且長征系列運載火箭還必須依託固定的航天發射場內的巨型發射塔來協助發射。目前,中國有3個現役的航天發射中心,即西昌、酒泉和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以及新建的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
圖為快舟火箭發射衛星效果圖
【霹靂火軍事第157期】不過,利用這4個航天發射場無疑要進行排隊,很難提高航天發射的數量和效率。相比之下,「快舟」-1A的發射方式更類似於洲際彈道飛彈,無需依託固定的發射場內的發射塔,只需由起豎-發射平台進行發射,這樣的優點無疑能讓中國航天部門大幅提高航天發射的數量和效率以及成本。因此,面對中國航天的快速發展,國人也感到十分振奮了。
再者,「快舟」系列火箭還是一種固體燃料火箭,而傳統的長征系列火箭則是液體燃料火箭。雖然這兩種類型的火箭各有優勢,前者更適合快速發射時間窗口,且結構簡單價格低廉,但缺點是燃料燃燒時間較短,運力較小,而後者則有更強的運載能力,但系統結構複雜,價格昂貴。目前,許多航天強國都推出了小型快速發射火箭,其中,俄羅斯推出了獨特的軍轉民方案,即用退役的洲際飛彈和其發射車來為外國客戶提供發射服務。
圖為中國快舟快速反應火箭
【霹靂火軍事第157期】幸好「快舟」跟隨著現代衛星發展的趨勢,那就是朝著小型、低成本的方向發展,「快舟」無疑要比長征更加勝任發射小型、低成本衛星。據「快舟」火箭的設計製造方--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介紹,「快舟」很適合在中小規模的局部戰爭對部隊進行戰役戰術級別的緊急衛星偵察、通訊服務,在執行這類任務時,「快舟」的反應時間最多可以縮短到數小時或數天。
作為一種小型運載火箭,「快舟」的體量較小,全長僅約20米,起飛質量約30噸,火箭直徑1.4米,近地軌道的運載能力為約300千克,這300千克看起來相當小,但若考慮到一般的小型衛星的重量只有幾十千克,微型衛星的重量只有幾千克。因此,「快舟」完全能夠勝任將那些微小型衛星送入軌道。未來,「快舟」系列將與長征系列火箭一道,成為中國航天走向軍民融合、國際競爭的航天名片。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