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日本的一個小動作被曝光,讓世人大跌眼鏡。據英媒報道,去年以來,日本駐英使館每月支付英國某智庫1萬英鎊,以助日在英製造和渲染「中國威脅論」,連英國前任外相海軍上將等都牽涉其中。
塞紅包僱人抹黑中國,倒也不算什麼新鮮事兒。渲染「中國威脅論」,不過是其「潑髒水」的冰山一角。除了這次曝光的事件,在東南亞、非洲、拉丁美洲等地,日本類似手段不勝枚舉。安倍晉三本人都曾直接稱,「中國對非援助僅僅是為獲取非洲的市場和資源」,有許多日本記者私下感嘆「不在稿子裡加入批判中國的評論,稿子就通不過」。往前再溯,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前夕、日軍侵華戰爭時期,日本從宣傳和輿論上抹黑中國的事例屢見不鮮。
如此費盡心機、顛倒是非、混淆黑白,日本所為者何?說白了,就是要破壞中國的世界形象,擾亂中國的發展大勢,擴大日本的發展空間。早有業內人士分析,中日之間存在「結構性矛盾」。近兩三百年來,突破島國的資源限制,將觸角伸向大陸,堪稱日本政壇特別是右翼政客心中的「執念」。而中國作為東亞地區的「大塊頭」,是日本首當其衝的假想敵。這幾年,中國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顯然也是戰後經濟持續領先的日本不願意看到的。
只是,想通過抹黑汙衊來擾亂中國,這算盤恐怕是打錯了。人們評判一個國家值不值得交往,歸根結底是看其怎麼做,而非別人怎麼說。這些年來,中國堅持平等互利、合作共贏,歡迎世界搭乘中國發展便車,讓各國都來分享中國發展成果,朋友圈日益擴大。可以說,中國這個「大塊頭」到底怎麼樣,人們心中已有一桿秤。2016年,非洲知名民調機構「非洲風向標」從地域、國別、影響因素等多個角度進行全面調查和評估,顯示63%的受訪者認為中國在本國的影響力是積極的,西非和中非分別有65%和64%的受訪者稱讚中國對非援助卓有成效。
事實證明,日本蹦躂得再厲害也是枉費心機。相反,越是胡編亂造、越是挑撥離間,將越失道寡助。一個連基本誠信都不顧的國家,會有人願意交往嗎?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