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終於拜年了,向中國傳遞出四重信號。。。很多朋友估計還會留言:這是黃鼠狼給雞拜年……

(一)
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
很多朋友估計還會留言:這是黃鼠狼給雞拜年……
但不管怎麼說,儘管姍姍來遲,特朗普還是拜年了。2月8日,大年十二,他致信習總,希望兩國發展建設性關係,並祝賀中國人元宵節快樂、雞年興旺。
中國立刻作出了回應。外交部發言人陸慷說,中方已收到特朗普的信函。「我們高度讚賞特朗普總統對習近平主席和中國人民的節日祝賀。」
有記者還給陸慷設了個陷阱,問:這個新年賀信似乎來得有些遲。你是否認為這表明特朗普對中國傳統習俗缺乏了解?還是僅僅因為特朗普太忙了?
發來賀信,你還挑三揀四?中國外交官不上套。
陸慷一句話回答:我覺得你可能有點想多了。你在中國生活的年頭也不短了,可以再了解一下元宵節在中國年俗文化中的意義。
嗯,元宵節也是傳統佳節,拜晚年也是拜年嘛。
而且,嚴格地說,以前的小布希、歐巴馬都沒給中國拜年,只有特朗普真正給中國拜年了。下面會具體闡述的。
外交無小事,確實很有意思。
特朗普姍姍來遲的拜年,應該還是別有內涵的,至少傳遞出四重信號。
信號一、特朗普真是老謀深算,引而不發。
以前的美國總統,一般春節前就會祝賀美國華裔新年快樂,但特朗普偏偏就沒有。而且,1月20日中國致信祝賀他就職,他拖到2月8日才回復,效率顯然也不是一般的慢,與他上台後的大刀闊斧雷厲風行形成鮮明對比。
另外,他與中國領導人的溝通方式,也非常特別。在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他與其他國家領導人都是電話寒暄;但給中國則是回了一封感謝函,還拜了拜年。
一邊是電話直接交談,另一邊是簽名信函,大家可以體會下其中的差別。
還有,最喜歡發推特的特朗普,在推特上似乎也沒提到這封信。用一位朋友的話說,特朗普發在推特上才說明是真愛……
這顯示特朗普是在引而不發,抬高要價。我就是讓你摸不透我,這樣迫使你作出更多讓步。
當然,更值得肯定的,則是中方保持了高度的冷靜和克制,不管西方國家怎麼對特朗普破口大罵,至少中國官方和國社等央媒,從未點名道姓批判過特朗普。
特朗普應該也看在眼裡。

信號二,他還是很在乎中國的,躲得了初一,躲不過十五。
上台20天來,特朗普幾乎把世界都得罪了遍。穆斯林國家不用說了,因為這個「禁穆令」,特朗普開除了代理總檢察長,不惜與法官展開司法大戰,總統權威大大受損。
此外,美墨關係已經倒退到了幾十年前;美國與歐洲現在也是貌合神離、同床異夢;美澳關係因那個特朗普罵娘掛斷的電話,短時間內也緩不過勁來。
在這種四面楚歌的情況下,特朗普再對中國開刀,難免會有些孤家寡人,碰個老大沒趣。所以,我們看到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場景,上台後,美國的西方盟國紛紛躺槍,但他對中國和俄羅斯卻出奇地克制。
與中國特殊的溝通方式,其實也是另一種特別的看重,甚至是尊重。
原先不拜年不拜年,但特朗普最終還是意識到,和氣生財,必要的客套還是需要的,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啊。
信號三、公主駙馬,應該私下做了很多工作。
春節期間,中美外交最有意思的一幕,就是特朗普大女兒伊萬卡到中國使館拜年,伊萬卡還發了這樣一條推文,最後四個字是中文「新年快樂」,下面是5歲的女兒阿拉貝拉用普通話演唱中國歌曲《新年好》的視頻。
「公主外交」背後,是特朗普對女兒女婿的倚重。
伊萬卡的夫婿庫什納,被特朗普任命為總統顧問,成了美國最有權勢的總統女婿。安倍第一次見特朗普,伊萬卡夫婦就在旁邊。特朗普一度為了安撫日本,據說還曾這樣對安倍說:我女兒對你印象不錯,她很少夸人的。
伊萬卡去中國使館,肯定獲得了特朗普的首肯;特朗普給中國人拜年,應該也有伊萬卡夫婦的推動。而且,當年撮合了這對夫妻的鄧文迪,更與特朗普家族保持了密切的聯繫。
這種「第二管道」外交,很可能是未來四年中美外交的一個新看點。馬雲啊,一馬平川,你也可以多和特朗普吹吹牛的。

信號四、特朗普很了解中國,沒出十五,依然在過年。
有朋友調侃說,特朗普之所以大年十二來拜年,大概是因為:「我怕除夕的祝福太多,你會看不到我的問候,我怕初一的鞭炮太吵,你會聽不到我的祝福,我怕初二的菜肴太香,你會看不到我的簡訊,所以選擇現在給你送來新年祝福,祝你們元宵快樂,幸福美滿、恭喜發財。」
熬到大年十二,再熬下去,就真把一張好牌熬糊了,他最終致信習總,表達了某種友好,更祝賀中國人元宵節快樂、雞年興旺。反正中國人還沒有出十五,依然在過年。
而且,以前的小布希、歐巴馬春節大拜年,嚴格地說,不是給中國人拜年,而是面向美國的華裔、韓裔、越裔等,是向所有過農曆新年的美國人拜年,與中國無關。
只有特朗普是真正在給中國人拜年。他還祝福中國人雞年興旺,至少在外交語言上,還是希望中國人今年更繁榮的。
中國繁榮,美國繁榮,那不就是雙贏嗎?
(二)
不得不嘆服,這不是一個衝動的特朗普,而是一個老謀深算的特朗普。
也難怪,見過特朗普的馬雲就說,特朗普其實非常聰明,我們真不能低估。
背後則是非常詭異的現象:幾乎所有美國人都判斷,特朗普上台後對中國不會手軟,而且馬上就會採取動作;但至少到現在,他對中國還格外客氣,倒是對墨西哥、澳大利亞、德國,想罵就罵,電話也是想摔就摔。
以至於BBC都感嘆,特朗普在致習總的信函中,「溫和的語氣與此前的言論形成鮮明對比」。
你葫蘆里究竟賣的是什麼藥,特朗普醫生?
或許,這是新年的一個好兆頭,特朗普最尊重的就是強者,他也認識到,合作是中美唯一正確的選擇。

或者,這不過是煙幕彈、是迷魂湯,是先禮後兵,黃鼠狼大叔給雞拜年來了……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