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俄羅斯蘇35戰機模擬駕駛艙
【霹靂火軍事第153期】近日,據美國戰略之頁網站發表文章稱,俄羅斯出口中國的蘇35戰機雖然綜合作戰能力較強,不過,該機駕駛座艙已經落後於世界,蘇35戰機當前仍然採用落後的折射式平顯,僅僅這一技術,就已經落後中國殲20戰機一代。因此,有網友表示,面對俄羅斯在電子系統和信息化方面的劣勢,中國也只能保持沉默。
目前蘇35BM型重型多用途戰鬥機,是俄羅斯空天軍現役最為先進的戰鬥機,蘇35BM可以說集中了俄羅斯目前最先進的航空技術,雖然如此,蘇35BM還是擁有一些從蘇聯時代就遺留下來的一些弱點。首先就是座艙問題,雖然這些年俄羅斯與西歐,特別是法國走得非常近,引近了大量的先進技術,包括諸如液晶顯示屏一類的裝備,並有引進生產線。
圖為蘇35駕駛艙
【霹靂火軍事第153期】但是,畢竟蘇聯在航空電子產品上當年底子比較差,轉到俄羅斯的時候,又經濟不好拉下了十來年,結果蘇35雖然號稱也是電子玻璃座艙,但明眼人一對比就知道,和西方同樣四代半戰機相比,差距就真的要有十年左右了。目前,蘇35BM的座艙採用是傳統的採用一平兩下顯示器的布局,配備著兩個大型液色液晶顯示器,一下子將原來蘇俄戰機繁瑣開關與儀表的座艙變得西方化很多。
此外,液晶顯示屏可以顯示大部分最重要的戰鬥信息等內容,而且可以把需要的信息按幾個標準進行展示,滿足不同的戰鬥需要。但和最新一代,即美國第五代戰機相比,蘇35BM在航電方面還是做得不夠好,大約有半代左右的差距。在航電整體性能方面,蘇35BM也只能說和陣風/颱風/F15E各有千秋了,畢竟虧空這麼多年,底子又幾十年不如西方。
圖為中國新一代戰機駕駛艙
【霹靂火軍事第153期】不過,俄羅斯得益於冷戰結束後的開放時代,獲得大量西方先進的經驗與技術,其在開發蘇35BM航電方面也大量採用西方的設計思想。比如,已經非常重視經濟的可承受性,這是蘇聯時代根本不可能想像會發生的。蘇35BM已經採用類似西方戰機航電那種開放式系統,可以方便快速度的按電子科技產品的更新換代而進行更換,並且有著良好的維修性與移植性。
另外,為了滿足21世紀空戰的要求,蘇35BM被設計人員通過數據鏈大量採集飛機內部和外部的種種數據、並對這些大量的數據進行分類分級處理,最終使這些數據形成對戰場環境的正確感知,以及實現對飛機和武器系統的智能化控制。但因為底子不好,加上西方封鎖,所以目前在功能設備上,蘇35BM的還是要比西方戰機的相關設備更為粗大,壽命也較短。所以使用時,功能也好,性能也罷,都比西方略差一些。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41476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