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5500萬噸毀滅性氫彈 九千公里突擊 700公里內目標全損

重型核轟炸機配合核彈,是空基核打擊方式的主要形式。當如同怪鳥般的巨型轟炸機,將5000萬噸當量的毀滅性氫彈——相當於2500枚廣島原子彈——投到敵國領土上時,地面可能瞬間就變成了可怕地獄。

俄羅斯的圖95熊式轟炸機就是這種末日轟炸機。它研製於冷戰初期,體型龐大,最大起飛重量接近200噸,最大載彈量達20餘噸——而且其內部彈倉極其寬闊,似乎就是為搭載巨型核彈而生的。因為採用了省油卻馬力強勁的渦槳發動機,其最大航程達到16000公里。在執行超遠程突擊任務時,圖95一般會得到空中加油保障,經過一次空中加油後,其作戰半徑足以延伸到9000公里,如果配合射程超過1000公里的重型巡航飛彈,其打擊半徑足以超過上萬公里,是一種名副其實的洲際轟炸機——當然了,長途飛行對駕駛員的考驗也是巨大的。

因為其超遠的航程和巨大的載彈量,從誕生時開始,圖95就成為了專用的核轟炸機——用它去扔常規炸彈簡直是一種浪費。裝備圖95的大都是被授予了「近衛」稱號的蘇軍遠程航空兵部隊,其訓練的大部分內容也是對敵人國土進行核轟炸。

1961年,圖95接到了其戰鬥生涯中最為驚險可怕的任務:投擲5000萬噸級的毀滅性氫彈——這種氫彈被西方稱為「大伊萬」或者是「沙皇炸彈」。這種氫彈是冷戰高潮時期蘇聯領導人和科學家腦洞大開的作品。當時人的想法很簡單,在核彈精度比較糟糕之時,把核彈造得更具威力。而且在軍備競賽的狂熱之下,很多人已經喪失了理性:一定要在核彈數量和噸位等硬指標上壓倒敵人,這樣才能保證自身的安全,並讓敵人感到畏懼。

領受任務的飛行員都是長期駕駛圖95的精銳。機長利亞斯尼科夫更是獲得過紅旗勳章。機組針對巨型氫彈的投擲進行了多次訓練。1961年10月23日,圖95載著沉重的氫彈騰空而起,目標正是蘇聯核試驗「寶地」——新地島。

核爆亮光把駕駛艙映得通紅

毀滅性核彈投下後,天地為之變色。哪怕是氫彈上掛了降落傘,以增加轟炸機逃逸的時間,但飛出了100多公里後的圖95仍然被其可怕衝擊波拍得幾乎失控。根據圖95飛行員們拍攝的照片,整個飛機艙內都被核爆的閃光映成了紅色。一個景象更讓飛行員大驚失色:飛機正下面全部是黑烏烏的一片,他們還以為高度表出了問題,飛得太接近地面了。但隨後他們得知:那是核爆造成的輻射雲!根據最終測試數據,此次核爆的爆炸當量為5500萬噸!而按照俄羅斯《軍事歷史》雜誌的文章稱,當時蘇軍估測,這枚超級氫彈的殺傷半徑達到了700公里!在這個範圍內地面上的暴露目標都將遭到毀滅性的摧毀和輻射。

圖95作為這次核轟炸的執行者,其末日轟炸機的外號開始在冷戰期間叫響——它是唯一一種可以攜帶大伊萬氫彈的核轟炸機。而隨著防空技術的提高,圖95本身也在推陳出新。其改變了傳統的臨空投彈模式,而採用發射遠程的、核常兼備的巡航飛彈。比如經過改造後的圖95,可以攜帶16枚KH-101式巡航飛彈,這種飛彈的射程超過3000公里,可以攜帶一枚40萬噸當量的核彈頭,命中誤差不超過60米。目前,俄羅斯空軍仍有80餘架圖95。這些轟炸機經常執行繞飛歐洲和日本,或是逼近美國的特別任務,因此都保持著最高戰備,能在接到命令的最短時間內出擊。比如俄羅斯在遠東機場部署的30多架圖95,就一直瞄準著日本列島和上面的美軍基地,時不時就貼上去溜兩圈,日本和美軍對這種強硬行為卻感到無可奈何。俄羅斯對海外戰場的遠程空襲,也可通過圖95完成。到今天為止,這種轟炸機都沒有任何要退役的跡象。

掛載巡航飛彈的圖95.除了機翼下方,肚子裡的彈艙也可以加掛,照片中看不到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41443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