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軍事技術現代化讓未來戰爭變得複雜多變,同時也大大縮短了武器裝備的更新周期。日本「外交學者網站」報道指出,根據美國海軍日前的聲明,美國「福特」級核動力航空母艦首艦「福特」號可能今年4月交付。美國海軍新聞發言人表示,最新的「福特號」航母已經完成了99%的準備工作,剩下的就是一些相關程序了。
隨後,美國「國家利益」雜誌1月29日發表日本軍事專家KyleMizokami文章稱「福特級」航空母艦是全球海軍的新的高度,並指出這艘航母能夠「讓中俄兩國感到害怕的超級戰艦」。「福特」級航空母艦標準排水量10.1萬噸,滿載排水量11.1萬噸,採用核動力驅動,可容納將近75架飛機;整體技術水平高於上一代「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
美國海軍現役航母主力是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它是典型的大甲板彈射航空母艦,是現役唯一的超級航母。從相關圖片來看,它的飛行甲板與尼米茲級也相差無幾,但福特號許多關鍵性的指標,如艦載機的出動率、全壽命周期故障率、全艦電力容量等比後者均有較大提高,福特級是一艘根據新世紀作戰環境而設計的超級航母。
「福特」級航母因融合有大量高新技術、較強的作戰能力,以及與他國航母之間存在著2-3代以上差距,將可帶來「無法估量」的巨大威懾和影響力。「福特」號全長333米,寬40.8米,擁有巨型飛行甲板,排水量約10萬噸,載員2500到2700人,堪稱「超級航母」。「福特」號採用新型A5W壓水堆核動力裝置,功率比「尼米茲」級增加25%以上,使用13800伏的配電系統,可產生3倍於「尼米茲」級航母反應堆的電力。在「福特」號預計50年的全壽命期內,A5W型壓水堆不必更換堆芯。這種新型核動力技術,雖然一次性投資較大,但大大延長了動力系統的壽命,使單位價格變得相對低一些。
造價方面,福特級創下了一個世界紀錄——造價超過80億美元一艘,是前一代尼米茲首艦航母的3倍還多。美軍一艘「尼米茲」級航空母艦全壽命周期費用高達468億美元,而美軍裝備有近10艘尼米茲。而「福特級」航母一艘全壽命周期將花掉2500億美元,未來美軍還要造至少12艘這都是天文數字。
軍事專家指出,「大航母時代」早已是未來海軍發展的關鍵,美軍為應對全球逐漸下滑的軍事存在,用福特級航母來與俄羅斯的全球競爭當中挽回一成,未來應該會用新型航母一比一替換現有的10艘「尼米茲」級,而美國現有的10艘航母處於用起來捉襟見肘的局面,所以未來很可能會造12艘左右。
軍事評論員符義鵬指出,面對美國海軍新航母來勢洶洶,中國也加快了新航母的建造。2017年年初一個消息讓無數軍迷沸騰了,解放軍著名金 一南少將披露中國海軍002型航空母艦已經於2015年3月於江南造船廠開工建造。毫無疑問,此前猜測的上海建造航母的消息逐漸變成現實。
預計新航母將是現有遼寧艦基礎上發生很大變化,預計甲板長度:330米(遼寧艦304米;福特級333米);標準排水量:10萬噸 滿載11.5萬;艦載機數量最大70架(其中36架殲-15。10架殲-15G電子戰機);艦載武器:4坐紅旗10近程飛彈防禦系統,4坐多通途火箭發射器,可發射反蛙人榴彈;3坐1130++雷射反導武器;採用4條電磁彈射器。軍事專家李傑表示,根據「福特」號的經驗,中國也應考慮利用新航母拉動相關產業升級,但沒有必要像「福特」號那樣一次性採用過高比例的新技術。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