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馬蒂斯在國會「過關」時表示,美國軍力不足以「威懾中俄」,並聲稱「(世界秩序)正遭受二戰以來最大的攻擊」,他說,「來自俄羅斯,來自恐怖組織,以及來自中國在南海的行為,」馬蒂斯要求美國「認清現實」。
剛剛上任,新防長變高調宣稱強勢擴軍,促使美國具備同時與亞太兩個大國開戰的能力。
2016年,美軍軍費在削減的基礎上,仍然達到5970億美元,幾乎是中國的三倍。從冷戰結束後,美軍就一直穩執世界第一軍費大國的牛耳。
全球軍事開支在2016年達到1.57萬億美元,預計未來十年將經歷強勁增長,並在2018年回到金融危機前的水平。《簡氏防務周刊》說,美國仍是全球最大的軍事產品與服務的購買者,2016年的軍事開銷達到6220億美元,是中國的四倍多,占到全球防務開支的40%。
有軍事分析員指出,如今美軍在亞太的戰略平衡已經幾乎破產。其在中東留下的爛攤子導致美軍無法從中東僵局中徹底脫身。而且作為美軍最為堅實的盟友——北約各國也逐漸認識到和美國戰略捆綁帶來了大量的負面影響,有許多國家已經開始脫離美國的戰略戰車。同時美軍這些年來四處樹敵,這也導致其海外兵力投射十分分散。即使為了亞太戰略再平衡美軍將55%的水面艦艇和60%的海外兵力部署在亞太地區,但是依舊無法取得預期的結果。
在2015年的全球軍費開支排行榜上,美國依然排名榜首,軍費支出5960億美元。不過,由於從阿富汗和伊拉克撤出了大部分部隊,以及《預算控制法案》的影響,美國軍費支出連年持續下降,自2010年以來已下降21%。中國排名第2,大約為美國的1/3,達2150億美元,同比增長7.4%。
美國有些人對南中國海和中歐等形勢一觸即發的地區感到擔憂,日益自信的中國和俄羅斯分別在這2個區域施加影響。不難看出,美國軍費的穩步下降也許會讓這些人感到驚恐。
美軍現如今妄圖通過研製和製造大量裝備以此用數量來達到壓制效果。在美軍2016年的軍力評估中就提出在未來美軍將擁有12支航母戰鬥群,其水面艦艇的數量也將提升到355艘。同時美軍還想用120億美元開發新型B-21隱身遠程打擊轟炸機,560億美元採購400多架F-35隱身戰機,160億美元實現空中加油機機群的升級。
美國石英財經網站報道稱,「我們的海軍是1916年以來規模最小的,軍人數量是二戰結束以來最少的。我們要與國會攜手,唐納德·特朗普會重建我國軍隊並把美國的力量投向世界。
馬蒂斯說,為了應對「攻擊」,「威懾是關鍵的。」他說這需要「最強大的軍力」——他認為美國目前沒有這樣的軍力。另一方面,與特朗普公開宣稱的說法不同,馬蒂斯說,他「對我們的情報機關有非常、非常高度的信心。」
美國國會《2017財年國防授權法案》已由美國總統歐巴馬簽署生效。該法案為美軍提供了高達6190億美元的高額預算,比歐巴馬政府此前向國會要求的規模要還高出90億美元。
美國已經把世界帶到了世界大戰的邊緣,他們卻還在大幅度擴軍。放眼當今世界,到處是不安定因素。美國一手導演的中東戰火不斷,眼下雖然處於暫時的平靜,但美國航母戰鬥群「卡爾·文森」號馬上就要開赴中東地區。雖然俄土伊集團已經取得主動,但美國不會甘心失敗,2017年美俄中東角斗還將進一步繼續。
據央視軍事頻道《軍事紀實》年終特別節目報道,特朗普向軍方承諾,他上台後將全面取消限制國防軍費增長的減持機制,大力擴充軍隊,增加陸軍編制,陸軍從47.5萬擴充至54萬人;海軍軍艦從273艘增加到350艘,海軍陸戰隊擴大為36個營;空軍達到1200架作戰飛機,裝載最先進的飛彈防禦系統。這是美國冷戰以來最大的擴軍行動。
美國海軍作戰部長約翰•理查森上將最近表示,如果當選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履行其將海軍艦船擴大至350艘的承諾,美國軍需工廠已經準備好,並能夠增產新艦船。
在加利福尼亞南部的年度里根國防論壇的一次採訪中,這位海軍高級官員表示,將美國海軍當前308艘艦船的目標上調 「非常容易」,只要資金充足。「如果資源充足,增產海軍船隻無非是與軍需工業基地緊密合作的問題,而它們肯定已對此做好準備工作。」
理查森表示,即將就任的新政府可能會通過之前提交的2017財年補充預算方案,為增加海軍資金鋪平道路。理查森還說,補充預算的項目可能包括彈藥、飛機和其它可在短時間內購買的設備,還有潛艇、驅逐艦、兩棲艦艇甚至運輸工具,這些裝備未來都將大規模部署在亞太海域。
美軍妄圖用千億大單來保持對中俄的軍事優勢為以後的攤牌做準備,不過俄羅斯軍事專家指出,美國如今的經濟已經無法承受美軍高昂的軍費,更不要說在花千億大單來進行軍備採購。美軍軍事力量的核心支撐點已經在搖搖欲墜,且不說採購千億軍備,就是如今美軍的戰略巡航用的借來的錢。或許在美軍兩艘全新福特級航母服役後,美軍就無法承受其高昂的費用從而被徹底拖垮。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41073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